天下

高月

歷史軍事

  重回大唐,爭霸天下   天寶五載,大唐建國已過百年,經歷的近數十年的治國,已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六十五章 出發前夕

天下 by 高月

2018-6-25 18:14

  離去北庭的日子越來越近了,在鄯州養傷的將士都陸續趕到了長安,準備壹起奔赴北庭,臨出發總是有千頭萬緒的事情,這兩天李慶安忙得腳不點地,他去北庭赴任,不是空手而去,而是要帶上大量的軍需物資。
  去兵部取資料、去太倉和左藏領取錢糧、去軍器監準備兵器帳篷,還要安排民夫馬車,另外,在北庭建立軍器監和將作監支使的事情也批下來了,少府寺也同意在北庭建壹個鑄錢爐。
  林林總總,所有的事情都要他壹手操辦,盡管有岑參、王昌齡等手下可以幫忙,但光是在各部寺辦理手續便讓他疲於應酬。
  這天上午,李慶安趕到了興慶宮,在出發前夕,李隆基也有幾句話要交代他。
  到了興慶宮,他才被告之,聖上還沒有上朝,他只得耐心地在大同殿外等候,這時,他隱隱聽見壹聲冷哼,找其源頭,卻見大殿另壹頭的梁柱後坐著壹名肥碩無比的中年男子,那卓有特色的南瓜臉,壹條長長地細眼,卻不是安祿山是誰?
  “原來是安帥!”
  李慶安走上前拱手笑道:“好久不見了,我竟不知安帥也在長安。”
  安祿山這兩天心情實在糟糕,幕僚嚴莊生死不明,又賠了楊家壹大筆錢,這倒也罷了,可阿布思前天又派人來說,他的部屬已經習慣朔方生活,壹致反對去幽州,他也無能為力,只能謝他安祿山的好意了,安祿山明知是他的借口,卻也無可奈何,也沒個人商量,只得壹口氣悶在心中,他也是明天回範陽,今天來向聖上辭行,不料正好看了李慶安。
  安祿山最瞧不起李慶安,他當年帶兵打仗時,李慶安恐怕還在玩泥巴呢!現在居然做到了北庭節度副使,手握北庭軍政大權,幾乎快和他安祿山平起平坐了,讓他心中不爽之極,見李慶安過來和他打招呼,他冷冷地看了李慶安壹眼,卻不理睬他。
  就在這時,殿內傳來壹聲鐘響,這是李隆基上朝開始處理政務了,遠遠有宦官高喝:“聖上有旨,宣北庭節度副使李慶安覲見!”
  “什麽!”
  安祿山勃然大怒,他早就到了,聖上居然要先見李慶安,他安祿山的地位難道還不如壹個後輩新人。
  李慶安微微壹笑道:“既然聖上要先見我,那我就失禮了,安帥請稍安勿躁。”
  他快步走進了禦書房,安祿山盯著他的背影,恨得直咬牙切齒,新仇舊恨壹起湧上心頭,他狠狠壹拳砸在梁柱上,低聲罵道:“李慶安,妳就等著瞧!”
  ……
  李隆基確實是刻意要先見李慶安,倒不是李慶安比安祿山重要,而是他剛剛知道了殺董延光竟然是安祿山所為,令他心中著實惱火,他的第壹個反應便是安祿山是在替慶王出手,殺董延光滅口,董延光之死不重要,重要的是安祿山居然和慶王勾搭在壹起了,令李隆基心生警惕,他知道慶王野心勃勃,壹心想取太子而代之,這很正常,歷朝歷代皆是如此,只要慶王表現優異,他或許真會給長子壹個機會,但他卻不能容忍親王和外藩勾結,那就意味著親王掌握軍隊的可能,那時威脅的不僅是太子,而是他的皇位。
  只是李隆基沒有證據,再加上安祿山也是他所信任的壹名大將,他便決定暫時警告安祿山,先接見李慶安便是他對安祿山擅殺董延光的不滿。
  “臣李慶安參見吾皇陛下!”
  李慶安的參見打斷了李隆基的思路,他望著眼前這個英姿勃勃的年輕人,在他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身影,李隆基笑著點點頭道:“李將軍是明天啟程吧!”
  “正是!”
  “那各個部寺的手續都辦妥了嗎?”
  “回稟陛下,基本上都辦妥了。”
  李隆基把玩著壹只玉獅鎮紙,他沈吟了壹下便笑道:“李將軍怎麽會得罪了虢國夫人?她幾次向朕說妳荒淫放蕩,日夜出入風月歡場,朕看得出,她對妳成見很深啊!”
  李慶安心中暗嘆壹口氣,躬身道:“臣也不知為何會得罪虢國夫人,或許是上次韓國夫人之女壹事,臣沒有答應的緣故,但出入歡場恐怕是虢國夫人弄錯了,臣從沒有涉足過教坊青樓。”
  “閑暇時間去教坊青樓輕松壹下朕也不反對,只是要把握壹個度,不要為此事誤了自己的本分之事。”
  李隆基輕描淡寫地說了壹句,便不再提楊花花之事,他又笑道:“不過話又說回來,朕的貴妃倒很喜歡妳,經常在朕面前說妳的好話,著實很有趣,她們姐妹幾人要麽對妳不屑壹顧,要麽恨妳入骨,要麽就異常喜歡妳,李將軍,妳和楊家好像很有緣分啊!”
  說到這,李隆基凝視著李慶安,緩緩道:“其實上次韓國夫人之女不錯,溫柔乖巧,朕也很喜歡,妳為何不願意?要知道和楊家聯了姻,對妳的前途可大有好處。”
  李慶安堅決地搖了搖頭,朗聲道:“臣更願意為陛下開疆拓土、讓天可汗之名威震四夷來博取前途。”
  “說得好!”
  李隆基撫掌大笑,連聲贊道:“這才是大丈夫的本色。”
  他快步走到墻邊,刷地拉開了墻幕,露出了壹幅廣袤的安西地圖,他拾起木桿指著南詔道:“石堡城之戰後,朕關註的焦點便是兩個地方,壹是南詔,南詔坐大,隱隱有與吐蕃勾結之意,壹旦兩家聯手,對蜀中的威脅巨大,所以朕命楊釗坐鎮劍南,解決南詔的坐大之勢。”
  他的木桿又移到北庭和安西,繼續道:“其次便是安西,石堡城戰後,吐蕃對河西隴右的威脅減弱,朕的下壹個目標,就是恢復碎葉軍鎮,恢復我大唐對嶺西的影響。”
  李隆基放下木桿,又坐回了位子,他沈思片刻,便輕輕嘆了壹口氣道:“中宗神龍二年,大食軍大舉進攻嶺西,昭武諸胡連接向朝廷求救,但那時吐蕃正與大唐交惡,朝廷無暇西顧,只得扶持突騎施人來對抗大食東擴,怎奈胡人不堪大用,數十年來,昭武之地已喪失殆盡,這也是久橫在朕心中的壹塊心病,朕希望在有生之年,能恢復到太宗時對西域的控制,這也是朕把北庭交給妳的緣故,朕希望妳能用年輕人的銳氣向西拓展,不要像夫蒙靈察那樣壹味守成,那樣,朕不喜歡。”
  李慶安躬身道:“臣願做陛下開疆辟土之刀,將大唐龍旗早日插上碎葉城!”
  “很好!”
  李隆基取過壹本奏折,笑道:“這是高仙芝寫來的壹本奏折,說安西軍屯土地增加,糧食充裕,要求增加安西的漢軍人數,朕和政事堂商議過了,安西不比隴右,在安西募兵勢必要增加西遷軍戶,這兩年河東、河南連續受災,人民生活困苦,可以在此兩地向安西北庭各招募壹萬軍戶,這樣安西兵力可擴到三萬四千人,北庭的兵力則擴至三萬,另外,朕已同意李相國的建議,將作、軍器二監各遷五百匠戶赴北庭,同時允許北庭開礦鑄錢,把北庭繁榮起來,吸引更多的漢人西遷,只要漢人達到壹定數量,我大唐對西域的控制就會大大增強,這是長遠發展之計。”
  李慶安默默地點了點頭,他忽然想起後世對新疆的開拓,其實千年來,中央朝廷對西域的策略都是壹脈相承,在安西北庭增加漢人數量,李隆基的決策是正確的。
  ……
  李慶安在宮內吃了午飯,這才離開了興慶宮,見時辰已到了下午,他不知不覺便來到了獨孤府,這幾天不僅明月沒有消息,連明珠也沒有來找他,可能是那晚觀燈姐妹倆回家太晚了,她們受到了責罰,可明天想他就要離開長安了,無論如何也要見明月壹面。
  獨孤府前冷冷清清,明月的父親已經返回揚州了,祖父獨孤適上朝未歸,李慶安走上臺階,取出壹張名帖遞給門房笑道:“我是北庭李慶安,想見壹見明月姑娘。”
  門房驚異地打量他壹眼,連忙接過名帖道:“李將軍稍等,我這就去。”
  他向府中奔去,李慶安耐心地在門口等候,可左等不來,右等也不來,他心中升起了壹絲不祥之感,這時,旁邊另壹個門房低聲道:“李將軍,昨晚張尚書替那個趙緒明來求親了。”
  李慶安壹怔,連忙問道:“那結果如何?”
  “聽說夫人願意,但太老夫人不肯,兩人還吵了壹架,太老爺便對張相國說,這件事要征求老爺的意見,可老爺在揚州,這件事好像就不了了之了。”
  “讓李將軍久等了。”
  獨孤府的管家快步走了出來,對李慶安躬身施禮道:“李將軍,夫人說明月身體不好,不宜見客人,請李將軍改日再來。”
  “那明珠呢?”
  “明珠上元夜違反家規,被夫人禁足,壹個月內不準出房門。”
  說到這,管家嘆了口氣道:“李將軍對我家姑娘有意,滿城皆知,昨天張尚書又親自跑來替門下弟子求婚,老爺又不好得罪張尚書,便把明月姑娘的事情拖下來了,這件事家中分歧很大,現在已經鬧得不可開交,風頭之上,李將軍還是暫時避壹避吧!”
  李慶安也知道此事急不來,可他明天就要走了,他只是想和明月告別壹聲,他想了想,便從懷中摸出壹塊寶玉,遞給管家道:“我明日就要去北庭了,壹去經年,請把此玉交給明月,再替我轉壹句話給她:雪山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說完,他轉身便走了,管家望著他的背影,不由輕輕搖了搖頭,把玉藏好了,走回了府內,剛走到院中,卻見裴夫人站在院裏,他連忙上前稟報:“夫人,他已經走了。”
  “還算知趣。”
  裴夫人冷笑了壹聲又道:“他說什麽了?”
  “回稟夫人,他說明天就要回北庭了,此去經年,不知何時才返,他希望明月姑娘等他。”
  “等他?”裴夫人不屑道:“憑什麽要我女兒等他。”
  她哼了壹聲,轉身便走,管家見夫人身影消失了,這才偷偷地找來壹名丫鬟,把寶玉給她,又在她耳邊低語幾句,道:“快去吧!小心別讓夫人知道了。”
  丫鬟點點頭跑了,管家匆匆離開了院子,孤獨府內又恢復了寂靜。
  ……
  李慶安返回高力士宅,此時高力士宅東院內異常熱鬧,將士們都已到齊了,大家都在忙碌地收拾行裝,個個興高采烈,氣氛十分熱鬧,各種行李箱籠在院中堆如小山壹般,荔非守瑜站在壹旁,指揮著士兵們將箱子分門別列放置,他在赤嶺之戰時中了壹箭,憑著身體強健,傷勢已漸漸初愈了。
  他見李慶安過來,便上前笑道:“七郎要不要再給如詩如畫買點什麽東西?”
  “高夫人已經給她們準備好了。”
  李慶安又四下看了看,笑問道:“老荔呢?那家夥跑哪裏去了?”
  “估計在房內呢,唉!那家夥。”荔非守瑜苦笑著搖了搖頭。
  “我去看看他。”
  李慶安來到了壹間小院,這是荔非元禮養傷之處,他剛走到門口,卻聽見裏面傳來荔非元禮破鑼般的聲音。
  “三娘,妳若從了我,我壹定會娶妳為妻,妳就答應我吧!”
  “等妳把傷完全養好再說吧!別急嘛!好嗎?”
  “可我現在就想要,妳看我身子壯得跟牛似的。”
  “把手拿開,別亂摸,妳身子好不好,我還不知道嗎?”
  “三娘,就給我吧!”
  “嗯,要不等晚上,現在是白天怎麽行?”
  李慶安嚇得壹吐舌頭,轉身便跑,荔非元禮居然和施三娘……
  緣分啊!
  他走回院中,正想去房內看壹看舞衣,這時,羅管家跑來道:“李將軍,門口有人找,說是熱海居的東家。”
  李慶安壹怔,常進來找自己做什麽?他連忙跟羅管家來到門口,只見門口站著兩人,壹人便是常進,而另壹人身材雄偉,頭如鬥大,身高足有壹丈,長得膀大腰圓,壹雙銅鈴大的眼睛炯炯有神。
  常進見李慶安出來,連忙拱手笑道:“聽說李將軍要回北庭,我特來送別。”
  李慶安也回禮笑道:“常東主不是常去碎葉嗎?我們會有見面的機會。”
  他又看了看旁邊的大漢,笑問道:“這位壯士是?”
  常進連忙介紹道:“這是我的壹個朋友,頗有俠名,他壹直想去安西從軍,我特來介紹給李將軍。”
  那大漢上前壹步,半跪行壹禮道:“小人參見李使君!”
  李慶安見他儀表不凡,心中頓時有了好感,便連忙扶起他笑道:“我當然歡迎壯士去北庭,請問壯士尊姓大名?”
  “在下姓雷,名萬春,四海為家!”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