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

高月

歷史軍事

  重回大唐,爭霸天下   天寶五載,大唐建國已過百年,經歷的近數十年的治國,已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百五十六章 長安密使

天下 by 高月

2018-6-25 18:14

  獨孤明月的馬車行至鹹陽縣,她便知道自己不必再向西去了,鹹陽縣城內外到處是來自西域的駱駝,異國的面容和口音,熙熙嚷嚷的叫賣聲和討價還價聲。
  壹家瓷器鋪前,兩名胡商和店鋪的掌櫃發生了爭吵。
  “這銀錢是在大唐安西換的!妳們怎麽能不收?”
  “妳們是胡商,又通漢語,怎麽不懂規矩?大唐只收銅錢和布帛,銀錢的話去黑市換壹換,有人會喜歡的,至少我們不收。”
  馬車駛過,爭吵聲漸漸飄遠,近鄉情更怯,明月的心也開始怦怦跳了起來,可是李慶安會在哪裏?
  馬車外傳來了管家的詢問聲,“這位軍爺,請問妳們大將軍在哪裏?我們是他家人,從長安來。”
  “我們大將軍剛剛去了縣衙,妳們去縣衙找就對了。”
  “多謝了,請問縣衙在何處?”
  “縣衙我們就不知道了,妳們問問當地人。”
  管家準備找個當地人問問,可滿街都是碧眼高鼻的粟特胡人,找個當地人還真不太容易,這時,明月透過車簾看見從壹家琴行裏走出了兩名年輕的女子,像是壹主壹仆,都穿著雪白的長裙,明月自詡美貌,可見了這個女子,她也忍不住壹陣驚嘆,她還真沒有看見過這樣美的女子,那仿佛冰玉壹般精美絕倫的容顏,那種超然出眾的氣質,就仿佛不染壹絲凡塵的仙女。明月忽然覺得她似乎在哪裏見過這個女子,卻壹時想不起來。
  “姑娘請留步!”
  當兩個女子經過馬車時,明月終於忍不住叫住了她們,“請問姑娘,縣衙在哪裏?”
  這兩個女子,自然就是舞衣和她的侍女玉奴了,舞衣的琵琶弦斷了,到了鹹陽,她便找到壹家琴坊配弦,剛出來,正好遇到了明月。
  舞衣循聲望去,只見旁邊壹輛馬車的車簾拉開,壹名年輕的女子正在問她,乍見明月,舞衣心中也暗暗壹驚,忖道:“世間竟有如此美貌的女子?”
  如果說舞衣的美如冰如玉,那明月的美就是如花似錦了,她化妝濃艷,卻不顯得媚俗,她的美是壹種國色天香,就像壹朵富貴嬌容的牡丹,令人自慚形穢。
  舞衣在來庭幾年,她的美貌在北庭是出了名,人人都贊她是西域第壹美人,她有時走到街上都會引起壹陣轟動,使她不得不出門都戴上面紗,她對自己的美貌從來都是極為自信。
  今天她見到明月,這才忽然意識到原來世間的美貌女子也並不僅僅只有她壹人,或許是同為絕色美女,明月的美貌讓舞衣有了壹種惺惺相惜之感,她停住腳步笑道:“姑娘有事嗎?”
  “我想問問縣衙怎麽走?”
  舞衣以前有個學生便是鹹陽縣令的女兒,她正好也想去看壹看,便笑道:“巧了,我也正要去縣衙,就帶妳們去吧!不遠,前方路口向左拐就是。”
  “姑娘若不嫌棄,就上車吧!乘馬車去,要快壹點。”
  舞衣想了想便笑道:“那好吧!就打擾妳了。”
  她和玉奴上了馬車,玉奴和明月的侍女彩雲坐在前排,舞衣則和明月坐在後排,馬車非常雅致,鋪著地毯,車壁上掛著絲幔,彌漫著壹股淡淡的幽香,這是從角落的香爐裏飄來。
  兩人對望壹眼,互相淺淺壹笑,舞衣忖道:“看她衣著打扮應該是大戶人家女子,或者是名門閨秀,卻不知她琴藝如何,如何也通音律,倒可以交個朋友。”
  明月也暗暗思量道:“看她年紀和自己差不多,怎麽眉宇之間有壹種淡淡的憂傷,如此冰玉美奐女子,莫非也有紅顏不幸?哎,也不知她叫什麽名字,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好好交往壹番。”
  明月又仔細看了壹眼舞衣,越看越覺得她眼熟,便笑道:“姑娘,我好像見過妳,妳以前在梨園別院呆過嗎?”
  舞衣聽她認出了自己,便笑了笑,算是默認了,前排的玉奴卻多嘴道:“姑娘妳算是認對人了,我家姑娘就是從前的琴仙。”
  “玉奴!”
  舞衣臉壹沈,輕斥了她壹聲,琴仙是遙遠的過去,她已經不想再回憶了,本來給她已經給玉奴說過,不料她剛回到關中,便有些得意忘形了,玉奴嚇得壹吐舌頭,不敢再吭聲。
  明月卻歡喜道:“我說怎麽看妳面熟,原來妳就是琴仙,四年前的中秋夜,我聽過妳彈琴,琴如天籟之音,人若月宮仙子,我壹直就念念不忘,琴仙姑娘,這兩年怎麽沒有妳的消息了?”
  舞衣淡淡壹笑道:“潮起潮落,總有歸隱的壹天,琴仙已經是過去了,不知姑娘怎麽稱呼?琴彈得如何?”
  長安女子都會彈琴,區別只是上佳和平庸,明月當然也彈得非常不錯,只是在琴仙面前,她哪裏敢自誇琴藝,而且琴仙在長安那麽有名,人家卻很低調,如果自己誇耀身世家族,倒顯得很低俗張狂了,獨孤這個姓有點太敏感,明月便笑道:“我姓裴,長安人,學過幾年琴,只是粗通音律,不知姑娘姓什麽?”
  “我姓姜。”
  “原來是姜姑娘,姜姑娘壹直住在鹹陽嗎?”
  “沒有,兩年前離開長安去了西域,去學習那裏的胡樂,這次回京來看看故人,裴姑娘呢?是來鹹陽探親戚嗎?”
  明月點點頭,算是承認了,這時,馬車停到了縣衙前,舞衣猶豫了壹下,李慶安雖在縣衙內,但她是想去後宅,可又不好意思讓明月將馬車駛到後宅去,只得笑道:“我到了,多謝姑娘的馬車。”
  “我也要下車了。”
  兩人先後從馬車裏下來,又寒暄了幾句,準備告辭了,這時李慶安從縣衙裏走了出來,鹹陽郭縣令送他出來。
  “大將軍請放心,我這就安排草料,壹個時辰內派人送去軍營。”
  “那就多謝郭縣令了。”
  李慶安走下臺階,他首先看見了明月,眼中頓時閃過壹陣驚喜,目光壹掃,又看見了舞衣,他頓時楞住了。
  “她們倆怎麽會在壹起,她們應該不認識才對啊!看樣子很親熱,難道是她們彼此欣然接受了?”
  李慶安心中驚訝,腳步也遲疑下來,這時,明月和舞衣同時迎了上來,異口同聲道:“李郎!”
  空氣在這壹瞬間似乎凝固了,兩女望著對方,都驚訝之極。
  “原來妳就是明月!”
  “原來妳就是舞衣!”
  又是同時開口,兩人臉上都露出了尷尬的表情,李慶安看了看明月,又看了看舞衣,忽然笑道:“妳們已經認識了嗎?”
  舞衣眼中閃過壹絲復雜的神色,心中暗嘆:“原來是她,難怪李郎壹心想娶她為妻,果然國色天香,而且又是名門嫡女,哪像自己孤苦伶仃,還是個望門寡的身份,哎!冥冥中自有天意,李郎娶她為妻,也不算辱沒自己。”
  明月也暗暗贊道:“原來舞衣就是琴仙,難怪李郎會帶她去北庭,李郎這種英雄豪傑人物,也只有琴仙這種仙子般的女子才配得上。”
  明月知道舞衣身世悲涼,至今仍被壹紙婚書束縛住,現在又知道舞衣就是她所崇拜過的琴仙,心中不由對她充滿了同情。
  明月上前拉住舞衣的手笑道:“原來琴仙就是舞衣姐,人若月中仙子,果然名不虛傳。”
  舞衣也勉強壹笑道:“妳若說自己姓獨孤,我就是知道是妳了,妳卻說自己姓裴。”
  “我母親姓裴。”
  舞衣點點頭道:“我應該也想到的,這麽美貌的女子,除了明月妹妹還能有誰?”
  李慶安見兩人惺惺相惜,不由心中大慰,他原擔心兩人見面後會水火不容,現在看來至少面子上還過得去,這就足夠了。
  這時,遠方壹匹戰馬疾奔而至,明月連忙拉著舞衣閃到壹旁,馬上是李慶安的壹名親兵,他翻身下馬,行壹軍禮道:“大將軍,軍營裏有客來訪,李先生請將軍火速返回。”
  李慶安心念壹轉,他立刻明白過來,這壹定是李亨的人到了,他點點頭便對明月笑道:“妳和舞衣好好聊壹聊,等會兒舞衣會帶妳直接回軍營,再認識如詩如畫,好好休息壹下,晚上我們再壹起吃飯。”
  明月壹年多未見李慶安,心中有千言萬語想說,可在舞衣面前,她卻不好表現出來,便笑道:“妳去忙吧!我和舞衣姐說話,還要請她教我彈琴呢。”
  李慶安又看了舞衣壹眼,意思是讓她好好替自己招待明月,舞衣明白他的意思,點了點頭。
  李慶安翻身上馬,壹扯韁繩,向城外疾奔而去,舞衣壹直望著李慶安走遠了,這時她也無心去看自己的學生了,便拉著明月的手笑道:“走吧!我帶妳回營地,去見見李郎那對寶貝孿生姐妹。”
  她們壹起上了明月的馬車,緩緩向城外的軍營而去。
  ……
  李慶安壹路奔馳來到了營地,營地位於城外的壹處大校場內,除了駐紮壹千騎兵外,還有五千匹駱駝,滿載著從大食軍手中繳獲來的各種物資,駱駝有專人照料,因此除了士兵外,還有近千駝仆。
  李慶安奔至大帳前,翻身下馬,壹名士兵大聲道:“大將軍來了!”
  帳簾壹掀,李泌快步走了出來,對李慶安低聲道:“是涼王的人來了。”
  涼王就是李亨,李慶安快步走進了大帳,大帳裏正有壹人背著手來回踱步,李慶安進來,他驀然轉身笑道:“大將軍,別來無恙?”
  李慶安壹楞,來人竟是李琮之子李俅,這是怎麽回事?李俅怎麽會是李亨的人,這裏面發生了什麽故事?
  李慶安的驚疑在李俅的意料之中,他微微笑道:“大將軍只要想想我的生父是誰,就明白了?”
  李俅的生父是前太子李瑛,李慶安壹下子便明白了,李俅背棄了李琮,轉而投奔李亨,看來他也是把寶押在了李亨的身上。
  他點點頭,壹擺手笑道:“小王爺請坐!”
  李俅坐了下來,李慶安和李泌也先後入坐,李慶安不由瞥了李泌壹眼,李俅幾時投靠李亨,他竟沒有告訴自己。
  李泌仿佛知道李慶安的心思,便笑道:“我也是剛剛知道,這件事極為隱蔽,除了他們兩人,任何人都不知,包括皇長孫也不知曉。”
  李俅也連忙解釋道:“今天我是借口打獵出城,除了我的幾名心腹,再沒有人知道我來這裏。”
  這時親兵端了幾杯茶進來,李慶安對他笑道:“先喝口熱茶,我們慢慢談。”
  三人喝了壹口茶,李俅從懷中摸出壹面金牌和壹封信,遞給李慶安道:“這是王爺給大將軍的。”
  金牌和原來李慶安那塊壹模壹樣,只是金牌上的圖案變成了麒麟,下面刻的數字也變成‘壹’,也就是說李慶安成了李亨的頭號心腹,原來那塊金牌在他下獄時被禦史臺收繳走了,這壹塊是李亨重新補給他。
  李慶安拾起金牌,仔細看了看,小心翼翼地收進懷中,這才拆開了信,信是李亨的親筆所書,信中明確表達了他重返東宮的渴望,希望李慶安能壹如既往地支持他。
  李慶安默默點點頭,他沈思了片刻,便問李俅道:“現在各王奪嫡情況如何?小王爺給我說壹說。”
  李俅略略欠身道:“從東宮空虛以來,各王皆窺視東宮,其中以慶王、棣王、榮王、儀王、穎王、永王、壽王最為出彩,各有表現,因聖上遲遲未定下東宮,各王皆有疲憊,儀王和壽王去年中秋飲酒口出怨言,被人告發,聖上下旨責打二人,估計也沒有希望了,後來只有慶、棣、榮、永、穎等五王有希望入主東宮,但慶王因涉嫌陷害前太子,恐怕已無緣東宮,……”
  “等等!”
  李慶安打斷了他的話,訝道:“妳說是慶王陷害太子殿下?”
  “確實是這樣,此事還涉及到了虢國夫人。”
  李慶安見李俅表情有些古怪,便猜到恐怕他也脫不了幹系,便不再多問,換壹個話題道:“既然王爺已被平反,為何他不在其中?”
  李俅嘆了口氣道:“關鍵是王爺很低調,長安朝野基本上已經忘記他了,故沒有人把他放在其中。”
  “這可不行啊!”
  李慶安搖了搖頭道:“王爺既然想重入東宮,就不能過於低調,必須要得到朝臣們的認可,有了大臣支持,呼聲高漲,這才能順其自然重入東宮,否則,聲望壹旦被別的親王搶走,那時聖上也不願意再炒冷飯了。”
  “大將軍說得很好,我也是這個意思,但現在確實很困難,正月初五那天,王爺在府中擺宴請客,這算是壹種試探,壹共請了五十人,可最後只來了五人,相反,同壹天棣王請客,請了兩百人,卻去了三百多人,幾個相國都去了,大家都很看好棣王啊!”
  李慶安笑了笑,又回頭問李泌道:“先生怎麽看?”
  李泌壹直沈默不語,見李慶安問他,他放下茶杯微微笑道:“大將軍說得不錯,奪嫡其實與打仗壹樣,最重要就是士氣,現在涼王可謂士氣皆無,天時地利人和壹樣也不占,原東宮黨消亡殆盡,雖然復職不少,可都投了新主,無兵無將,羸弱之極,要想在奪嫡之爭中勝出,必須出奇兵。”
  說到奇兵,李慶安忽然想到了嚴莊,這次沒有把他帶來,到是有點遺憾,若有他在,什麽陰謀詭計沒有,不過這李泌也是歷史上的厲害人物,且看看他有什麽計策。
  “先生不妨提示壹下,奇兵在哪裏?”
  “奇兵就是使君!”
  李泌捋須笑道:“使君在河中大勝,此時回來,必然是朝中風雲人物,我建議使君不妨公開去拜訪涼王殿下,擺明自己的立場,這樣能把壹些東宮黨的舊人吸引過來。”
  “這樣萬萬不可!”
  李俅慌忙反對道:“大將軍公開去拜訪涼王殿下,恐怕會讓聖上不悅,這對大將軍不利啊!”
  李泌搖搖頭,“此壹時彼壹時也!若是東宮初廢時去拜訪,確實不妥,但現在東宮盅惑案已真相大白,東宮無辜,現在使君再擺明自己的立場,只能說明使君是忠心之臣,聖上心中應該明白,就算略有不喜,但也不礙大局,可這樣對涼王可就非同小可,可使涼王風頭再起,其中利弊,使君可自己權衡。”
  李慶安欣然笑道:“先生建議正合我意!”
  他又對李俅道:“麻煩小王爺替我帶句話給涼王殿下,就說我明日有入城儀式,請他務必參加!”
  ……
  李俅走了,李泌便笑著對李慶安道:“使君可明白我的深意?”
  李慶安點點頭笑道:“先生其實是在破解聖上的疑心,對吧!”
  “正是如此,使君帶來大量物品進貢聖上,雖然可討其歡心,但力度還不夠,所以我勸將軍這次進京不妨囂張壹點,比如舊日宿怨,盡可去痛打壹頓,以解心中之恨!”
  李慶安有點不明白他的意思,便忙問道:“請先生詳解!”
  李泌微微笑道:“昔日漢高祖誅韓信後,蕭何便大肆在民間奪田,自壞名譽;始皇伐楚,王翦率六十萬大軍出關中,卻五度派人回朝索要良田,如此種種都是自保之道,所以我勸大將軍回京囂張跋扈,其實也是壹脈相承,只有這樣聖上才疑心盡去,若使君禮賢下士、沽名釣譽,那才是真的危險。”
  李慶安呵呵大笑,對李泌深施壹禮,“先生之言我記下了,飛揚跋扈倒不必,張狂強硬正是我的本色。”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