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

高月

歷史軍事

雨還在下。
陳慶伸手接了壹點雨水,洗去糊住雙眼的腦漿和膿血,用盡全身力氣將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百八十七章 博弈(十壹)

封侯 by 高月

2023-8-20 22:41

  內政堂,陳慶也在和蔣彥先商量明天的談判。
  蔣彥先笑道:“明天應該只是試探,李回是從襄陽直接過來,他不可能知道朝廷的底線,卑職覺得,他應該試探到我們的誠意後,反饋給朝廷,然後朝廷再進行商討,確定方案。”
  陳慶點點頭,“既然要談,誠意是要拿出來的,明天先帶他去看看慈興寺和仁宗廟,然後再和他談。”
  “卑職建議宣撫使最好先接見李回,然後再去寺院?”
  陳慶想了想笑道:“李回之前和我關系不錯,見見他倒也無妨。”
  “那安排在什麽地方比較好呢?”
  “就在這裏!”
  陳慶指指眼前,“請他早點過來,我稍微見壹見他便可以了。”
  “卑職安排好!”
  陳慶又囑咐他道:“既然明天只是試探,那也不要過早暴露我的真實意圖,明天只是表態,壹切都可以談,我相信他們會明白,哪些是我不可能讓步的。”
  “卑職明白了,卑職先去準備壹下。”
  蔣彥先起身告辭了。
  陳慶送他出門,走回來見趙巧雲已經收了茶盞,已經重新替自己上壹盞茶。
  陳慶在火盆前坐下,加了兩塊碳,烤了烤火笑道:“妳也坐下暖和壹下。”
  趙巧雲側身在陳慶身邊坐下,“怎麽了?”陳慶發現她有些郁郁不樂,又笑道:“遇到什麽不高興的事?”
  “也不是不高興,就是有點說不出的難受。”
  “把手給我!”
  陳慶伸出手,王巧雲遲疑著把白皙嬌小的手放在陳慶寬大的手掌中,陳慶握住她冰冷的小手,笑道:“如果妳不願意暴露身份,那也不勉強。”
  王巧雲低下頭小聲道:“我只是不想成為政治聯姻。”
  陳慶柔聲道:“除非我不給妳任何名份,否則只要我娶了妳,朝廷遲早會知道。”
  “那就……讓他們遲壹點知道,我實在……實在不想成為談判桌上籌碼,官人,我心裏很難受。”
  陳慶默默看了她片刻,便點點頭,“好吧!我答應妳,不過這樣壹來,妳可能就沒有盛大的儀式,沒有明媒正娶,只能像阿櫻和阿蓮,敬夫人壹碗茶,然後就成為我的女人,妳願意嗎?”
  “我願意,我願意當壹個默默無聞的小女人,安安靜靜和官人在壹起,我壓根就不想什麽盛大的儀式,我真的很痛恨帝姬這個頭銜,它是我壹生也揮之不去的惡夢。”
  雖然王巧雲是個很不錯的籌碼,但陳慶也知道,把她當做籌碼,對她確實傷害很大,也不公平。
  而且退壹步說,趙構未必會在意這種聯姻,畢竟完顏兀術也是他的妹夫,趙構根本不會把這些姐妹放在心上,否則為何這些年趙構根本就不理睬王巧雲的存在,甚至連王銑當監軍時都沒有問過她壹句,他只會把她們視為壹種恥辱。
  陳慶取過壹份報告遞給王巧雲笑道:“這是楊再興和劉光世談判的最後文稿,妳再看看有沒有問題,若沒有問題我就簽了。”
  王巧雲接過文稿笑道:“我記得談了壹個多月了,是不是在船只歸屬上拉鋸?”
  “妳怎麽知道?”陳慶驚訝道。
  “我知道荊襄壹帶船只極其重要,當初官人想把劉光世所有船只都要過來,我就覺得有些不妥,劉光世未必會答應。”
  “妳說得沒錯,劉光世確實不肯答應,壹艘大船都不肯給我,拉鋸幾輪,他終於松口,答應把壹般的大船送給我,壹共是兩百七十七艘,然後給我們四十萬貫錢和十萬糧食,贖走兩萬五千士兵。”
  “我今晚好好看壹看吧!明天答復官人。”
  趙巧雲也回去了,陳慶隨即派人通知蔣彥先,明天上午改在官房接見李回。
  ……
  次日壹早,陳慶在官房會見李回,兩人分賓主落座,蔣彥先也陪坐壹旁。
  李回著實沒有想到自己在陳慶面前還有點緊張,當年他出任知樞密事,陳慶不過武學的壹名學生,這才五六年時間,陳慶就成為壹方諸侯,舉手投足之間有壹種說不出的威壓感。
  “安撫使是哪年來京兆的?”
  “政和元年吧!那時跟隨童貫攻打西夏,我駐兵京兆,還是壹名指揮使,壹晃二十多年過去了,感覺京兆也沒有什麽變化。”
  陳慶搖搖頭笑道:“京兆肯定有變化,被女真人和偽齊國軍隊占領了八年,除了這座宣撫使官衙因為完顏婁室和完顏昌喜歡,沒有被摧毀,其他和大宋有關的官方標識都被抹去了。”
  “好像京兆城墻變高了。”
  “京兆城墻其實是我下令增高的,金兵不會甘心陜西路失陷,壹定還會大舉反攻,未雨綢繆,我必須把京兆城防禦做好。”
  李回眉頭壹皺,“如果陳都統把戰場放在京兆城,恐怕對關中會是壹個毀滅性打擊,金兵所過,寸草不留。”
  陳慶淡淡道:“我只是防備萬壹,當然不會把戰場放在京兆城,請安撫使轉告朝廷,西軍正全力備戰,絕不會讓陜西路重新落入金兵手中。”
  ……
  陳慶會見李回的時間不長,也沒有涉及到談判之事,從府衙出來,蔣彥先又陪同李回來到了位於城東的慈興寺,慈興寺是宋仁宗趙禎為生母李氏所修,寺院內還有壹座宋仁宗的祠堂,當地人叫做仁宗廟。
  寺院住持慧明方丈特地率領僧眾出來迎接李回的到來。
  李回望著寺院的大牌匾,‘敕造慈興寺’居然是宋仁宗的手筆,有些驚訝道:“這牌匾居然還在?”
  慧明方丈合掌道:“安撫使有所不知,金兵攻陷京兆,慈興寺壹樣遭到破壞,我們把牌匾藏起來,但建炎二年寺院失火,牌匾不知所蹤,可能是救火時被人拿走了,宣撫使率軍入城後,重新修復了被燒毀的觀音閣和仁宗廟,還出重金在民間找到了牌匾,重新掛在寺院前,宣撫使的恩德,我們寺院僧眾都感激不盡。”
  蔣彥先在壹旁笑而不語,李回忽然明白了對方帶自己來慈興寺的意思,這塊牌匾就是證據,陳慶絕沒有背叛大宋的意圖,否則這塊牌匾就不會掛在這裏了。
  他們又來到前庭左側的仁宗祠堂,也就是仁宗廟,裏面有宋仁宗的塑像,壹看就是新塑造的,方丈也是這樣介紹,舊塑像八年前就被金兵搗毀,這是宣撫使入城後重新塑造,功德無量。
  李回在仁宗塑像前跪下,恭恭敬敬磕了三個頭。
  他起身對蔣彥先道:“貴方的壹片苦心我理解了,看來朝廷傳聞宣撫使野心勃勃,割據自立,背叛朝廷,這些謠言並不屬實,我如實會稟報朝廷,貴方確實有誠意談判。”
  蔣彥先微微笑道:“主要是陜西路地處西北,和臨安相距甚遠,自然交流不暢,所有由誤會很正常,我們進駐四川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絕非想割據川陜。”
  李回欣然道:“既然如此,我願意聽長史的解釋!”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