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九章 報復
封侯 by 高月
2023-8-20 22:42
這時,呂繡和趙巧雲都聞聲跑來,見趙瓔珞撲在陳慶懷中痛哭,兩人都很驚訝。
趙瓔珞也感覺到了她們的存在,連忙抹去眼淚離開陳慶懷抱。
她伸手拉住趙巧雲的手,壹言不發地走了。
呂繡走上前好奇問道:“夫君給她說了什麽,她哭成那樣?”
“我告訴她,我只恨自己沒有能早點把她救出來,讓她受了這麽多年的委屈。”
呂繡搖搖頭笑道:“夫君這番話,仙女都會被妳哄下凡塵。”
“我是實話實說,甘泉堡時我救過她們壹次,當時只救下巧雲,別的就沒有了,我心中就很遺憾。”
“夫君真想納她為妾?”
陳慶點點頭,“她對我很重要。”
呂繡很清楚丈夫的雄心壯誌,已經走到這壹步,他無法再回頭了,只有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自己只能在後面默默支持他,而不是爭風吃醋。
“好吧!我來安排,就在今年冬天,另外,夫君要對她好壹點,她雖然不是……但她也沒有經歷過幾次,完顏粘罕有幾百個女人,對她膩煩後,就再也沒有碰她,所以她名義上是完顏粘罕的妾,實際上是服侍完顏粘罕母親的侍女。
真正傷害瓔珞的倒不是完顏粘罕,而是他的妻子蒲察氏,她極為憎恨宋朝的公主,妳沒見瓔珞手背上的傷疤嗎?”
“那是怎麽回事”
“被那個女人用香燙的,妳可以想象她這十年受的罪。”
“她怎麽虐待瓔珞?”
“掌嘴,面壁下跪,不給飯吃,這些都是家常便飯,但她最狠的就是用香頭燒瓔珞的手背,還用針刺她。”
陳慶心中頓時起了壹絲殺機,這個女人不就在自己手上嗎?
……
次日中午,陳慶來到了城外軍營,這裏去年是舉辦科舉之地,現在囚禁了女真將領的家眷,有千人之多,之前用圖書畫冊換走的那批婦孺,在鳳翔俘獲的女真家眷,在京兆已經呆了三年了,而這次在太原和平安府俘獲的女真將領家眷,將在明年三月交換。
陳慶來到壹座大帳內坐下,片刻,兩名士兵將壹名女真婦人帶進來。
女真婦人年約三十余歲,皮膚白凈,頗有幾分姿色,只是眉眼間看起來有幾分兇悍,她便是完顏粘罕之妻蒲察氏。
蒲察氏膽怯地跪下,低頭道:“罪婦拜見郡王!”
陳慶揮揮手,讓兩名士兵退下。
大帳內就只剩下陳慶和蒲察氏兩人。
陳慶冷冷道:“我決定納趙瓔珞為妾!”
蒲察氏臉上擠出壹絲諂笑,“那是她的榮幸!”
“妳為什麽要虐待她?”
蒲察氏嚇得壹哆嗦,嘴裏嚅囁道:“她年輕,身份高,我……我怕她會取代我!”
“所以妳就變著法子折磨她?”
蒲察氏大驚失色,連連磕頭道:“郡王,我知錯了,饒了我吧!”
“我怎麽可能饒了妳!”
陳慶抓住她的頭發,將她的頭摁在桌案上,抽出劍,蒲察氏嚇得哭喊起來,“不要殺我,饒了我吧!讓我做什麽都可以!”
陳慶揪她頭發,看了看她的姿色和白膩的脖子,冷冷道:“做什麽都可以,這可是妳說的,是不是?”
蒲察氏看見陳慶眼中燃燒的火焰,她心中頓時明白了,從來沒有丈夫以外的男人碰過她,著實讓她害怕,她顫抖著聲音道:“是!”
陳慶甩開她的頭發,命令道:“給我趴下,像狗壹樣的趴下!”
……
此後,陳慶每天中午都會來家眷人犯大營,壹連來了五天,才算饒過了蒲察氏。
陳慶之所以沒有殺她,是因為她對趙瓔珞的虐待沒有突破陳慶的底線,否則她必死無疑。
……
偽齊國被廢除並沒有引起汴梁滿城歡慶,汴梁局勢卻十分平靜,就像什麽事情都沒有發生壹樣,百姓們每天都艱辛的忙碌,養家糊口。
在汴梁大相國寺附近有壹家刻字社,叫楊氏刻字社。
正是楊天放開的鋪子,楊天放當年可是赫赫有名的《京報》創辦者,也是總管事,雖然後面的東主是外戚向家,但向家產業太多,從不過問報社之事,基本的都是楊天放壹個人掌管。
汴京陷落後,《京報》也沒有了,楊天放召集了十幾名跟隨他多年的工匠,開了壹家刻字社,慘淡經營,勉強糊口。
這天中午,壹名道士走進了刻字社,“無量壽福,幾位施主好!”
楊天放連忙迎出來,“道長是來化緣嗎?”
“非也,請問楊天放東主是哪位?”
“我就是,請問道長法號,有什麽事?”
道士微微笑道:“貧道法號青松,有壹筆大買賣要托給貴社。”
楊天放大喜,“需要我們要印什麽?”
“是我外地的壹個師兄要印刷幾千本經文,這個活貴社能接嗎?”
“需要我們去外地嗎?”
“不是,就在汴梁。”
楊天放知道,印得越多,對方要求就越多,就越麻煩,可是……有幾千本啊!他們半年接不到這麽多生意。
他猶豫壹下道:“接是可以接,但要細談!”
青松道士摸出五兩銀子放在桌上,“這是定金,需要楊東主寫壹張收據給我,然後明天上午,請楊東主來城北老君觀細談,我和師兄會在觀內等候。”
“好!我壹定到。”
……
青松道長返回道觀,見到了正在觀內等候的呼延雷,呼延雷也是今天上午才到汴梁,這座老君觀目前就是他們在汴梁的情報點之壹。
“怎麽樣?見到人了嗎?”呼延雷急問道。
青松道長笑瞇瞇道:“見到了,也約好他明天上午過來詳談。”
呼延雷點點頭,“那我就等候他大駕光臨!”
……
次日壹早,楊天放獨自壹人來到老君觀,青松道長在門口等他。
“讓道長久等了。”
“無妨,請楊施主隨我來!”
青松把楊天放領到後殿,指著呼延雷道:“這位就是我師兄,姓呼延!”
楊天放壹怔,“道長師兄怎麽不是出家人?”
青松呵呵壹笑,“我叫他師兄,但並沒有說,師兄壹定是道士啊!”
楊天放點點頭,抱拳施禮道:“在下楊天放,見過呼延官人!”
呼延雷回禮笑道:“久仰楊大管事盛名,在下呼延雷,請坐!”
楊天放聽對方叫自己楊大管事,他頓時默然,對方知道自己過去之事。
兩人分賓主落座,青松給他們上茶。
呼延雷笑道:“我要印刷的東西頗多,楊東主手下有多少工匠?”
“有十五名工匠,跟隨我多年,都是老工匠。”
呼延雷眉頭壹皺,“才十五人嗎?”
楊天放淡淡道:“呼延官人可不要小看了這十五人,這十五人包括了刻字匠、粘補匠和排字匠,都是汴京最頂端的工匠。”
“刻字匠我知道,什麽叫粘補匠和排字匠?”
“看來呼延官人不懂我們這壹行,我稍稍解釋壹下。”
楊天放不慌不忙解釋道:“工匠們是用雕版刻字,比如刻壹本《道德經》,他們就會刻壹份完整雕版,以後可以反復使用,但在刻的時候,會不小心刻壞壹個字,難道整塊板子就要扔掉嗎?敗家子也不敢這樣浪費,這個時候就需要粘補匠出手,用小刀把刻壞的字挖掉,重新刻壹個籽,粘補上去,高手的話,根本看不出不壹點異樣。”
“我明白了,那排字匠呢?”
楊天放笑道:“我們經常接到印刷詩冊的生意,壹般也只印十冊左右,如果專門替它雕壹套板子,耗費太多時間和精力不說,關鍵是最後價格肯定很貴,對方也接受不了,而且以後就作廢了,未免太浪費。
這個時候就需要用活字印刷,以前是用泥活字,但泥活字容易印糊掉,後來就改進用木活字,這個時候就需要排版匠迅速把木活字都找出來,排成壹塊塊印刷版子。
印刷結束後,又要將壹顆顆活字放回原處,不能放錯,這就需要非常熟練的排字工匠,培養很不容易,小徒工至少要排五年甚至十年的活字,才能出師。”
呼延雷點點頭,“我明白了,妳們就是我要找的大匠。”
楊天放聽他說得有點奇怪,便試探著問道:“請問呼延官人是從哪裏來?”
呼延雷笑瞇瞇道:“京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