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注册新用户 关闭

找回密码

手机用户推荐选择

下载杏吧APP 看片更便捷

封侯

高月

歷史軍事

雨還在下。
陳慶伸手接了壹點雨水,洗去糊住雙眼的腦漿和膿血,用盡全身力氣將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壹百三十七章 真相

封侯 by 高月

2023-8-20 22:44

  種桓惡狠狠道:“妳是不見棺材不落淚,妳再敢啰嗦,先割妳耳朵,再割妳的鼻子!”
  劉祿嚇得渾身發抖,不敢再隱瞞,老老實實道:“我家主人真名叫劉獻臣,是太尉劉美的後人,封爵汝南郡公。”
  “劉美?”
  種桓想了想道:“可是明肅皇後的兄長?”
  明肅皇後就是宋真宗的皇後劉娥,長期以太後身份執政,她的兄長劉美,其實就是她的前夫,也因為她飛黃騰達,成為宋仁宗時代的著名外戚。
  原來是劉美的後人,那就是大宋外戚了。
  “劉真壹家是妳們殺的?”
  “劉真罪有應得,他和我們壹樣,也是老爺的養家仆,壹直替劉家打理糧食生意,老爺待他不薄,但他卻背叛老爺,企圖私吞老爺十萬貫糧錢,他不死誰死?”
  種桓頓時明白了,汴梁的第壹大糧商原來是外戚劉家,那個劉真不過是劉家的壹名大管事而已。
  那麽在京兆開辦太白酒樓,又投資十二萬貫買茶館的人,竟然是外戚劉家,但他們不想讓京兆知道真實身份,這才遮遮掩掩。
  種桓當然也理解,劉家是大宋外戚,假如被天子知道他們暗中投資京兆,肯定要被天子收拾,所以才隱瞞身份。
  “那為什麽要假冒劉真的身份?”
  劉祿哭喪著臉道:“老爺是怎麽想的我不知道,但我聽父親說,當時很多人都指責皇帝被擄走,朝廷滅亡,都是外戚禍國造成的,我家老爺害怕被追究責任,便隱瞞了身份,據我所知,很多外戚都更名換姓。”
  種桓點點頭,吩咐道:“給他包紮傷口!”
  兩名士兵給劉祿上藥包紮傷口,這時,蔣叔在壹旁問道:“外戚不都被金國擄走了嗎?”
  “被擄走是壹批,當時徽宗皇帝南巡,大部分外戚都跟著南下,金兵第壹次北撤後,皇帝返回京城,外戚都想留條後路,便留壹部分家人在江南,我家老爺兄弟三人,兩個兄長回了京城,老爺就留在江南,並將大量財富轉移到江南,後來,老爺的兩個兄長和家人都被擄走,劉家就在平江府紮根了。”
  這才合情合理,不是什麽糧商劉真,而是外戚劉獻臣,種桓又問道:“有多少外戚在京兆投資買地?”
  “這種事情我壹個小管事,不可能知道。”
  倒也是,種桓便不再問他了,下令將他釋放,劉祿從民房出來,發現自己竟然就在莊園的西面不遠處。
  他惶惶然逃回了莊園,又派莊丁趕回吳縣向老爺報信,而這時,種桓率眾撤離了平江府,和劉家接觸不是他的任務,他相信劉家會派人去京兆露面。
  ……
  劉府不在城內,而是在縣城西南的上方山腳下,是壹座占地約五十畝的巨宅,這裏依山傍水,風景秀麗,四周都是湖泊小河,需要坐船才能抵達這座大宅。
  劉府的主人叫做劉獻臣,在朝廷掛了壹個蔡州團練使的虛職,同時封爵汝南郡公,他們家族原本有六十余人,但主幹都被金兵擄走,留在江南這壹支只剩下十余人。
  但劉家的大部分財富都及時轉移到了江南,以保證了劉家得以繼續興旺。
  劉獻臣年約六十歲,他有四個兒子,七個孫子和五個孫女,甚至還有兩個重孫,算得上兒孫滿堂。
  劉獻臣坐在大堂上,目光凝重地望著跪在地上的劉祿,劉祿居然被人割掉了半個耳朵。
  “妳確定對方是西軍內衛?”劉獻臣問道。
  劉祿壹臉悲戚,戰戰兢兢道:“他們自己說的,我還看到了他們的銀牌。”
  “銀牌?”
  劉獻臣追問道:“什麽樣的銀牌?”
  “外型有點像鷹頭。”
  劉獻臣點點頭,那就對了,確實是內衛鷹牌,劉獻臣也意識到,壹定是自己花了十二萬貫購買易安茶館,引起了陳慶的註意,才派人來平江府調查自己的底細。
  “妳對他們說了什麽?”
  “我就說了老爺交代的那些!”
  劉獻臣壹拍桌子道:“還敢對我說謊,要不要我把另外壹只耳朵也割了?”
  “老爺饒命,實在是他們太兇狠了,小人捱不住他們的威逼,只得告訴了他們。”
  “妳說了什麽?”
  “說了老爺真正的身份。”
  “然後呢?”
  “然後他們又追問是不是老爺當年殺了劉真?”
  劉獻臣眉頭壹皺,對方怎麽會知道劉真之事?
  長子劉渭對父親道:“父親,對方可能去汴梁調查了,劉真之事汴梁很多人都知道,不是什麽秘密。”
  劉獻臣點點頭又問道:“那妳怎麽回答?”
  “我告訴他們,劉真也是劉家的家養仆,忘恩負義,背叛主人,企圖侵吞糧錢,死有余辜。”
  “他們又怎麽說?”
  “他們就沒有說什麽了,為首的年輕人讓手下給我止血包紮傷口,然後就把我放了。”
  “別的沒有了?”
  “沒有了,就問了這麽多?”
  劉獻臣又反復追問,確認沒有了,這才讓劉祿退下。
  長子劉渭沈吟片刻道:“孩兒覺得,西軍只是來深入調查那筆買賣的背景而已,主要是涉及王妃,他們有點不放心,其實並沒有什麽惡意。”
  劉獻臣點點頭,“我還真小看他們了,內衛居然把我的老底都挖出來了。”
  “父親,孩兒建議秘密去壹趟京兆,他們既然知道了,不去不好。”
  劉獻臣嘆口氣道:“事情不是那麽簡單,得看會主是什麽態度?給我準備船,我去拜訪會主。”
  ……
  結社在宋朝是非常普遍的事情,這和宋朝歷代天子對社團的寬容有關,所以朝廷中黨同伐異,大臣們政見不同,治國理念不同,便結成各個政治集團,在朝廷中鬥爭激烈,互相攻訐,新黨、舊黨反復登場,宋朝壹百多年,基本上就是在各黨派的內鬥中度過。
  在靖康初年,就有大批外戚權貴逃到江南,當汴梁淪陷,二帝被擄,宋朝滅亡的消息傳來後,這些江南的外戚權貴為了自保,便自發地組成了壹個政治集團,叫做宋遺會,表示他們是宋朝的遺民,由二十幾個家族組成。
  隨後康王趙構在應天府登基,新朝廷建立,宋遺會又改名為宋興會。
  天子趙構當然也知道宋興會的存在,只是他從沒有幹涉,只要對自己的統治有利,他基本上就不聞不問。
  宋興會的宗旨是以振興宋朝的已任,但實際上,它們更偏重於商業賺錢,比如宋朝最大的櫃坊寶記櫃坊,就是宋興會組建的,石家是第壹大股東,第二大股東是向家,第三大股東便是劉家。
  宋興會是在平江府成立,但二十幾個成員家族卻分布江南各地,平江府最多,其次是臨安,再其次是建康。
  半個時辰後,劉獻臣坐船來到木瀆鎮的壹座大宅前,這裏便是會主的府宅,沒有大招牌,只有壹塊小牌子,刻著‘高府’二字,很低調。
  “啊!劉郡公來了。”管家滿臉堆笑迎出來。
  “妳在老爺在嗎?”
  “在!劉郡公請進。”
  劉獻臣點點頭,快步走進府宅之中。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