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悍刀行

烽火戲諸侯

歷史軍事

  有個白狐兒臉,佩雙刀繡冬春雷,要做那天下第壹。湖底有白發老魁愛吃葷。缺門牙老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百二十三章 碗中蛟龍

雪中悍刀行 by 烽火戲諸侯

2018-7-18 14:59

  湖中那尾黃蛟破開水面,挺直身軀,俯瞰棧橋上的三名女子。這頭靈物無角有鱗,北方練氣士謂之地螻,相傳是龍鯤媾和,身軀似蛇卻有四足,兩縷深黃色龍須微微搖曳,兩顆龍眼中帶著與人相似的情緒,決不可等閑視之。這條大蛟已經浮出水面的身軀,長達六丈,兩只爪子按在湖面上,它瞇起眼珠,嘴中間歇吐出壹股飄渺的淡青色氣息,似乎在嘲諷橋上練氣士的不自量力。蛟,龍之屬也,天地寵兒,傳說擁有無與倫比的威勢,尤其以所銜龍珠最為珍貴,僅存在於神怪誌異小說之中,無人得見,即便是擅長望氣尋龍點穴的練氣士,往往壹輩子都罕見蛟龍真容。觀音宗絕大多數仙師就在沈浸在驚艷悚然之中,這可是壹條活生生的大蛟啊,練氣士的符器,只要是跟蛟龍沾邊,無壹例外不是價值連城的珍品,不過棧橋上的賣炭妞毫不驚奇,她在地肺山已經親眼目睹過壹條黑龍,這位黃蛟比起那條竊據道教第壹福地的黑龍,實在是小巫見大巫,如今杳無音信的現任武當掌教李玉斧,就是在地肺山斬龍壹役大放光彩,壹舉成名天下知。
  賣炭妞雙手結迅速印,躍入水中,在湖面上淩波微步,圍繞著那條黃蛟開始靈動奔跑,吐出九字真言“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輔以內外獅子印在內的九記手印,八十四柄飛劍留下三柄安靜不動,八十壹柄以每九柄組小陣,九小陣成大劍陣,壹柄柄符劍懸浮水面上空,高低不同,劍尖朝下,分別吐出罡氣,相互牽引下,湖面上仿佛有無數水蛇遊走,最終結成寶瓶印,將那條始終巋然不動的黃蛟圍困當場。賣炭妞結印之後,雖說劍陣順利完成,她也壹臉輕松,嘴上念叨著要本姑娘壹定要抓住這條長蟲。但她事實上並不輕敵,在湖面上壹個身姿曼妙的滑步,嬌軀傾斜的同時,壹只纖手在水面上看似鬼畫符般胡亂勾畫,然後輕念壹聲“起”,竟然被她從水中握起壹把如同大奉官員早朝所拿的“玉笏”。
  被賣炭妞拎出的這團湖水,被當作了制符的材質,聞所未聞,隨後她繼續繞著那條黃蛟轉出壹個半圓,神情異常寶相莊嚴,念念有詞:“天真皇人,落筆成書。”
  那塊碧綠色的水笏頓時大放光明,有紫薇氣旋旋而生,賣炭妞繞到黃蛟身後,雙手手指捏住笏板,做出人臣朝奉天子狀,沈聲道:“兇穢退散,道氣長存!急急如律令!”
  道教任何境界深遠的玄秘符箓,莫不是取法天地,賣炭妞先前的劍陣即符,取自蜀地山川的鎖龍形勢,隨後“笏符”更是獨具匠心,只見賣炭妞雙手猛然擡起,重重砸下,空中憑空出現壹塊氣機濃郁的龐大笏板,朝黃蛟的背脊迅猛拍去。
  那頭靜如塑像的黃蛟終於有所動作,提起壹爪,再輕輕按在湖面上,懸停湖上的那座劍陣頓時搖搖欲墜,距離破陣只有壹步之遙,但八十壹柄劍靠著均攤黃蛟的壹爪之力,總算壹柄都沒有毀壞。背對賣炭妞的黃蛟似乎流露出些許詫異的神情,略作思索,轉過頭,咬住那塊凝氣而成的大笏,壹口就將笏板撕咬得支離破碎,而賣炭妞手中所持的笏符本體,也出現壹絲絲龜裂痕跡。黃蛟甩了甩頭顱,龍須飄搖,然後猛然間瞪大眼珠,露出大口,作天王張目狀,對著螻蟻壹般渺小的女子猙獰嘶吼!
  賣炭妞始終手持水笏,身軀在湖面上倒滑出去,被這壹口恢弘龍息吹拂得滿頭青絲飛舞。賣炭妞壹路退到離湖岸還有幾丈遠的地方,這才松開手中笏,那笏板卻也不墜地,賣炭妞嘀咕了壹句敢吐我壹身口水,非要妳好看!她瞥了眼劍陣,再次開始在湖面上奔走,輕聲說道:“壹念玄臺生紫蓋,壹念令我通自然,壹念助我升太清。念念不忘,普告九天!”
  每訴“壹念”,余下的三柄劍就壹次拔高,急速升入月空,而賣炭妞本身也滿身紫金顏色,在旁人眼簾中恍惚如神祇。那頭黃蛟凝視著那股熟悉氣息,似乎有些忌憚,繼而是滔天怒火,湖上雙爪猛擊湖面,隱藏在湖底的龍爪也開始翻江倒海,困獸猶鬥,何況是它這種幾近化龍之後可與天地同壽的半神長靈,壹整座湖當即便熱鍋沸水,無數白霧升騰,天搖地動。雖然賣炭妞的三柄符劍陸續從高空刺入湖中,除了壹柄被龍尾掃掉,兩柄都釘入了黃蛟背脊,可黃蛟仍是沒有身受重傷的頹敗模樣,反而助長了它的瘋魔氣焰,四爪反復起落,龍頭擡起,龍尾砸水,嘶吼如雷鳴,湖水四溢,浸濕湖岸。觀音宗練氣士都早已後撤,唯獨棧橋上那位賣炭妞的師姐紋絲不動,不過也不再望向山頂,而是略帶憐憫看著湖中那頭龍氣可以推本溯源到高原的黃蛟,淡然命令道:“英毅,斂氣入寶瓶。”
  棧橋上身形搖晃的女子仙師點了點頭,雙手結印,悠悠然壹吸氣,將湖中瘋狂流溢的龍息龍氣吸入腹中。
  原本頭顱朝向賣炭妞的黃蛟,很快感受到身後小蟊賊的偷竊行徑,緩緩轉過那顆碩大頭顱,死死盯住棧橋上的兩名練氣士。
  宗主皺眉說道:“賣炭妞,別玩了。”
  賣炭妞嘻笑壹聲,嚷著知道啦知道啦,從袖中滑出壹塊雕有雙龍銜尾的玉佩,露出壹臉肉疼的委屈表情,唉聲嘆氣著捏碎玉佩。
  她的師姐望向湖岸,平靜道:“孫啞,敕雷厭勝。”
  壹名年輕男子練氣士聞聲後,立即打開腳下那只行囊,露出壹塊青石雕刻的仰臥磐龍礅子,方方正正,不下百斤重,礅子六面各鑿有壹孔,其中有赤色雷電流轉縈繞。年輕男子捧起礅子,怒喝壹聲,拋向湖中。
  棧橋上的宗主有條不紊發號施令,“齊隆中,結鏡!”
  另外壹位中年練氣士頂著差點讓他窒息的巨大壓力,壹鼓作氣長掠到湖邊,蹲下後雙臂伸入湖水中,以他為起始,湖面開始以肉眼可及的速度冰凍起來。
  此時,湖中賣炭妞已經捏碎雙螭玉佩,湖上幻化出兩條體型遜色於黃蛟的小螭。橋上名叫英毅的女子練氣士則在瘋狂汲取黃蛟的龍氣。年輕練氣士孫啞拋出那只磐龍礅子後,礅子在湖上空懸停,天上有壹道天雷砸下,擊中礅子,金光四射,電閃雷鳴之際,壹條條金線在湖上綿延看來,像壹張象征天道的黃金法網。而負責結鏡的練氣士已經把整個湖面都凍結住,湖上寒氣森森。
  萬事大吉,只欠東風。
  身上不知藏了多少上品符器的賣炭妞正要祭出壹樣壓箱底的物件,就在她即將可以壹舉降龍之際,橫生異象!
  那條黃蛟無緣無故消失不見了。
  觀音宗宗主也瞬間從棧橋上消失。
  山巔之上,她望向那個低頭俯視身前白色大碗的中年書生,沈聲道:“姓謝的,妳不要得寸進尺!”
  這書生擡起頭微笑道:“淡臺平靜,別仗著年紀大就倚老賣老,女子這般作態,不可愛。”
  宗主冷笑道:“妳謝飛魚眼睜睜看著國破家亡,空有壹身修為,還是藏頭縮尾,到頭來連女兒也不敢認,就是大丈夫了?!”
  書生依舊是笑瞇瞇打趣道:“女子就是頭發長見識短。”
  真名淡臺平靜的高大女子臉色陰沈,顯然是破天荒真的大動肝火,雖說觀音宗向來不理俗世紛爭,興亡自有天定,可此人當年放出話來,只要他不出太安城壹日,南方大練氣士就不可越過廣陵江壹步,這本就是在多此壹舉地刻意針對觀音宗。
  看不出真實年紀的儒生不去看淡臺平靜的臉色,低頭望向水碗,碗中遊曳有壹尾寸余長的黃色小蛟,除此之外,還有兩條小螭和壹條赤蛟,長度都差不多。
  蜀地已無蛟,盡在我碗中。
  儒生笑了笑,輕聲說道:“咱們都是順勢而動的世外人,知道天地運轉,自有規矩。妳想要用此蛟給北涼王徐鳳年補氣,可就壞了規矩。”
  淡臺平靜譏諷道:“那妳幫陳芝豹捕捉蜀地蛟螭,為他鋪路,就沒有壞了規矩?”
  姓謝的讀書人搖頭道:“體悟天道,妳差了太遠,咱們雖是縫補天道的同行,可我勞心,妳們練氣士不過是出力。”
  淡臺平靜嘴角勾起,憐憫眼神宛如先前她看待那條黃蛟。
  讀書人環顧四周,和顏悅色微笑道:“知道妳留有後手,鄧太阿的飛劍嘛,我打架的確馬馬虎虎,可打不過總跑得過,是吧?”
  山頂上僅留下高大女子壹人,但是從山頂到蜀中地帶,出現了壹串連綿不絕的雷鳴聲。
  淡臺平靜身邊出現兩個男子,貌不驚人的中年人,獨臂老人。
  鄧太阿和隋斜谷。
  她投去壹個詢問眼神。
  悄無聲息遞出地仙壹劍的鄧太阿揉了揉下巴,自嘲道:“這家夥腳底抹了油?跑得可真快,我追不上。”
  淡臺平靜嘆了口氣,有點惋惜,問道:“接下來妳去哪裏?”
  鄧太阿淡然道:“找我那徒弟去,反正北涼是絕對不去的,有隋老前輩陪妳們就夠了。”
  隋斜谷瞥了眼那高大女子,笑道:“小淡臺,自打當年第壹眼看到妳,我可是追了妳八十幾年,真不給個機會?妳要是答應,我就把壹身所學都傳授給那賣炭妞兒。”
  淡臺平靜完全就沒有理睬這個老不修的東西,下山去了。
  隋斜谷呲牙咧嘴。
  比起這兩位都要年輕上好幾個輩分的鄧太阿玩笑道:“老前輩,追女子可不是咱們練劍啊,哪能這麽直截了當的。”
  隋斜谷瞪眼道:“妳不壹樣是個光棍,到了老夫這個歲數,也還是老光棍壹條!”
  鄧太阿哈哈大笑,“借老前輩吉言。”
  笑過之後,鄧太阿感慨道:“吳老頭兒也不真是冥頑不化的老古董,總算做了件讓我覺得爽利的事情。”
  隋斜谷點頭道:“出冢九十九劍,加上老夫這把破劍,剛好湊足了壹百劍,怎麽都夠北蠻子吃壹壺了。”
  鄧太阿猶豫了壹下,說道:“如果可能的話,也許要加上我這壹劍。不過到了那壹步,也許大局已定,雪中送炭和錦上添花都說不上了。”
  隋斜谷豪氣沖天,大笑道:“不說其它!到時候那可就是整座中原的好劍,加上那三十萬北涼刀啊,這幅場景!”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