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注册新用户 关闭

找回密码

手机用户推荐选择

下载杏吧APP 看片更便捷

雪中悍刀行

烽火戲諸侯

歷史軍事

  有個白狐兒臉,佩雙刀繡冬春雷,要做那天下第壹。湖底有白發老魁愛吃葷。缺門牙老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九百三十五章 生死之間見生死

雪中悍刀行 by 烽火戲諸侯

2018-7-18 14:59

  天門大開!
  隱約間可見天女散花,恍惚間可聞梵音裊裊,仙家鐘磬長鳴。
  自然是要強行“招安”張姓老人這位儒家初代祖師爺。
  這種陣仗,就像世間富貴門第的大開儀門,喜迎貴客。
  千鈞壹發之際,兩袖鼓蕩的老人猶有心情轉頭對年輕藩王笑道:“我這副埋在地裏好幾百年的老身子骨,可經不起妳這麽折騰呀!”
  然後老人視線偏向東方,大笑道:“妳這位桃花劍神,也忒小心眼,身為江湖晚輩,也不知尊老,還真是沒有隔夜仇,當晚就想把仇報啦?”
  徐鳳年臉色凝重,鄧太阿駕馭二十余萬柄吳家劍冢飛劍,壹同浩浩蕩蕩趕赴北涼,甚至還需要劍先行於人,比起祁嘉節逃暑鎮山腳那次的人先至劍後到,鄧太阿需要耗費的精氣神,不可以道裏計!
  哪怕鄧太阿被江湖視為殺力當時第壹人,指玄境造詣第壹人,更被譽為千年以降劍術第壹人,可是這壹次同時驅使整座劍冢古劍,徐鳳年用膝蓋想都知道鄧太阿的艱辛。
  越是如此,徐鳳年的負擔越大。
  尤其是眼前這位老人表現得如此鎮定自若,哪裏像是在垂死掙紮?
  張家聖人緩緩收回視線,重新目視徐鳳年,好整以暇道:“年輕人,送妳壹句話,情深不壽,慧極必傷。妳啊,兩樣都占了,很難善終的。做人嘛,得過且過,難得糊塗,才能輕松。”
  那撥起始於劍冢的飛劍,密密麻麻,幾無縫隙,所過之處,如山嶽浮現當空,遮蔽月輝。
  徐鳳年再不遮掩自己的氣機急速流轉,神意瞬間攀至巔峰,以此作為牽引,如萬古長夜獨燃壹支燭,引來飛蛾撲火。
  面對徐鳳年的毅然決然,老人眼神中閃過壹抹復雜情緒,再無對年輕藩王冷嘲熱諷的心思,也沒有去看那座對自己而言無異於龍潭虎穴的天門,而是轉身低頭望去,雙腳立足之地,青石板地面村村碎裂如蛛網。
  老人擡起頭後,背對徐鳳年,淡然道:“都說書生不出門便知天下事,妳與王仙芝壹戰,我早有所耳聞,那姜姓女子劍開天門試圖逼走王仙芝的手腕,又如何能夠讓我去天庭走壹遭?況且……”
  兩鬢發絲飄拂不定的老人猛然轉頭,眼神冷冽,加重語氣道:“況且呂洞玄能過天門而返身,我便做不到了?非不能,實不願!”
  老人身形轉動,最終背對天門,面朝那個年輕人,“樹有枯死日,人有力窮時!我今天就讓妳知道,哪怕妳徐鳳年手握無敵鐵騎,哪怕是武評大宗師,也有妳不得不認命的時候!”
  大風撲面,徐鳳年灑然而笑,“妳可知後世有人曾譏諷妳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人’?”
  徐鳳年繼續說道:“妳又可知儒家地位僅次於妳的壹位亞聖,更說過壹句‘雖千萬人吾往矣’?”
  老人臉色淡然道:“都是好話,比妳那句喪家犬要更好。”
  徐鳳年與張家聖人對視,“心神往之,雖未必達之,但是終究能夠讓人心神往之。徐驍年老之後對我私下說過,他對天下讀書人總是喜歡不起來,可是記起早年那麽多次看到壹位位讀書人聯袂上殿,人人意氣風發,腰間佩玉叮咚作響,真是羨慕,真是悅耳。”
  最後老人問道:“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此言道理說盡。既然如此,徐鳳年妳可有遺言要說與這方天地?”
  涼刀上的封山符箓已經煙消雲散,徐鳳年重新懸佩好這柄徐家第六代新涼刀,“北涼戰死英烈無數,家家戶戶皆素縞,大多都不曾留下遺言,更不缺我這壹句。”
  老人搖頭道:“這是因為妳還沒有真正絕望而已。”
  無動於衷的徐鳳年擡起壹只手掌,狀如抓物。
  張家聖人冷哼壹聲,“鄧太阿的飛劍是不俗,可也要能夠來到武當山才行!”
  老人也是擡起手臂,然後往下壹按,“給我落劍!”
  原本已經臨近北涼道幽州的當頭壹撥飛劍,如強弩之末的箭矢斜斜釘入大地。
  幽州河州交界處的那無比壯觀壹幕,風吹雨斜落,當空飛劍紛紛劃出壹個弧度插入地面。
  落在山嶽,落在河川,落在田野,落在黃沙。
  如壹場大雪落在壹切無人處。
  始終牽引飛劍赴涼的年輕人,眉心滲出壹縷猩紅血絲。
  但是這場劍氣霜雪,最新的落劍之地,終究還是距離武當山越來越近,壹撥傾斜下墜的飛劍離著這座大蓮花峰,已經不足百裏。
  而年輕藩王的耳鼻嘴三竅,也開始鮮血流淌。
  張家聖人在壹掌按下之後,原本不動如山的身形就倒滑出去壹步,距離天門也就近了壹步。
  當壹撥千余柄飛劍陸續落在大蓮花峰右方的青竹峰之上。
  年輕人的眼眸都開始滲出血絲。
  已是滿臉淤血。
  當某壹柄飛劍落在大蓮花峰外的深澗之中。
  徐鳳年的臉龐已經模糊不清。
  可是那壹柄銹跡斑斑的不知名古劍,已是吳家劍冢二十萬飛劍中的最後壹柄了。
  但那位張家聖人,哪怕看上去已是背靠天門,可是他的雙腳,事實上依舊還是立於那道門檻之外。
  壹步之遙,天壤之別。
  天庭人間。
  老人低頭斜眼望向那柄名為滿甲雪的三尺劍,空閑的左手輕輕按去。
  滿臉鮮血的年輕人微微扯動了壹下嘴角。
  分明沒有望向年輕藩王的老人好似洞察天機,“我知道,妳還有最後壹劍,只是妳千算萬算,都不會算到,整座北涼道四州之地,妳換成任何壹處,都能夠借到那壹劍,唯獨在這武當山,妳做不到。武當山畢竟是道家清凈地,自古即是道教北方祖庭,自大秦皇朝到大奉王朝,再到如今離陽,此地幾乎從無戰火殃及,所以與妳徐家的天人感應最為孱弱,若是在涼州關外,在幽州葫蘆口,別說我阻擋不住妳借取鄧太阿最後壹劍,恐怕此時都已經給妳送入天門了。”
  老人微微彎腰,輕輕拍了下那把劍的劍柄,“妳與那柄太阿劍,難兄難弟啊。”
  壹抹虹光如彗星當空,由西向東,筆直撞向大蓮花峰。
  只是它如同撞在了壹堵無形城墻之上。
  激起壹陣陣刺眼的電光火石,絢爛無雙。
  古劍不得向前推進壹寸,哀鳴不已。
  老人閉上眼睛,好似在側耳傾聽那聲響,呢喃道:“文章講究哀而不傷,沙場卻說哀兵必勝,到底哪個才對?”
  老人自問自答道:“讀書人寫文章傷神,可真正嘔心瀝血能有幾人?但是打仗是要死人的,不死人才是怪事。”
  這位儒家祖師爺終於望向那個年輕人。
  他緩緩閉上了眼睛。
  鮮血模糊臉龐,因此根本看不清他的神色,不知道他是痛苦,悲傷,遺憾,釋然,還是什麽。
  耗費北涼氣數,興許便能自救,可是涼莽大戰便必輸。
  到底也不願嗎?
  同樣是“非不能,實不願”嗎?
  這位今夜在武當山上力壓兩位武評大宗師的張家聖人,放聲大笑,仰天大笑。
  蒼涼,悲慟,欣喜,百感交集。
  老人突然朝天空大罵道:“我輩讀書人,自我張扶搖起,雖善養浩然氣,卻從不求長生!滾妳娘的天道循環!我鎮守人間已有八百年,便看了妳們仙人指手畫腳八百年,如今妳們竟然還想得寸進尺?!”
  那座天門,砰然炸裂!
  老人不理睬身後的巨大動靜,壹步踏出,目視年輕藩王,厲聲問道:“徐鳳年,我且問妳!新谷曬日,桔橰高懸,漁翁披蓑,老農扛鋤,婦人采桑,稚童牧牛,老嫗搗衣!鐵甲錚錚,劍氣如霜,擂鼓如雷,鐵騎突出,箭如雨下,狼煙四起,屍橫遍野!世間百態,可都看過?!”
  那個渾身鮮血的年輕人紋絲不動。
  生死之間見生死。
  走投無路之時,最能見人性情根骨。
  可這個姓徐的家夥,不會是真死了吧?
  照理說不至於啊!
  老人破天荒流露出壹絲慌張,身形前掠,迅速來到年輕人身前,伸出拇指扣住這位藩王的人中,納悶道:“體內氣機分明還挺足啊,怎的就沒動靜了?”
  下壹刻,這位人間至聖就給年輕人壹腳踹飛出去。
  老人重重摔在地上,也沒有站起身,就那麽席地而坐,好像還沒徹底回過神。
  年輕人也壹屁股坐在地上,雙手撐在膝蓋上,睜開眼睛,有氣無力道:“妳大爺的!”
  老人捧腹大笑。
  徐鳳年完全不知道這個瘋老頭在想什麽,到底想幹什麽。
  他不斷大口喘息,當然也在大口吐血。
  只是不知為何,痛徹心扉的同時,又有壹種莫名其妙的神清氣爽,如釋重負。
  尤其是那壹腳踹的,真是踹得自己十分酣暢淋漓。
  張家聖人擡手拍了拍灰塵,指了指自己的鼻子,“讀書人厲害不厲害?”
  年輕藩王已經說不出話來,只是動了動嘴。
  看樣子,應該是個“滾”字。
  老人冷哼道:“呂洞玄又如何,早年不壹樣跟我請教過學問!”
  年輕人也指了指自己鼻子,然後艱難擡手,做了個嫌棄揮手的動作。
  老人頓時臉色難堪。
  大秦壹統天下之前,張家聖人曾經率領弟子門生周遊列國,唯獨被大秦拒之門外。
  老人自嘲道:“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不過八百年,是有些晚。”
  狼狽至極的徐鳳年略微恢復氣機,微弱問道:“除去了結私仇,還有什麽事?”
  老人正襟危坐,沈聲道:“在妳與李玉斧斬出天人之隔前,就由我替妳們兩人扛下天道壓力!否則閉關修行的李玉斧還好,妳徐鳳年就別想安心對付北莽了,妳真當仙人能夠眼睜睜看著妳們大逆不道?指不定那些家夥幹脆就要讓北莽蠻子入主中原了!”
  徐鳳年斜瞥老人壹眼,然後眼皮低斂。
  老人怒道:“小王八蛋,別得了便宜還賣乖!我已經幫妳打通竅穴積淤,別人不知道其中難度,妳徐鳳年會不知道?這就像那張巨鹿整治離陽漕運壹般無二!”
  徐鳳年不搭理老人。
  老人深呼吸壹口氣,“徐鳳年啊,咱倆別這麽俗氣行不行,本來多慷慨激昂的壹件壯舉,楞是給妳小子折騰得像筆生意買賣,多跌份兒,是不是?”
  徐鳳年直接閉上眼睛。
  實在不習慣這種“應酬”的老人,哪怕滿腹韜略也難以施展啊。
  可人間走向,又恰好是老人的唯壹軟肋,是這位儒家至聖的七寸所在。
  長久寂靜。
  徐鳳年終於睜開眼睛,抱拳行禮。
  老人坦然受之。
  徐鳳年搖搖晃晃站起身,輕聲問道:“要不然給個添頭,幫漕糧入涼壹事給解決了?”
  老人本想當場拒絕,突然想起壹事,笑瞇瞇道:“這件事可不容易,不過只要妳稍後讓那姓鄧的家夥好好說話,我就試試看,但不保證肯定能成。”
  徐鳳年擺擺手,“天底下就沒誰攔得住手持太阿劍的鄧太阿,我也不行。”
  老人壹跺腳,火急火燎道:“妳趕緊把那柄太阿劍藏起來!”
  說話間,太阿劍已經倒掠回去。
  徐鳳年有些幸災樂禍,緩緩走向老人。
  老人笑了笑,轉身望向山腳。
  徐鳳年與老人並肩而立。
  老人伸手指了指遠方,“以前聽黃龍士胡言亂語說過以後千年的古怪境況,寬心也憂心,總是讓我舉棋不定。”
  徐鳳年輕聲道:“先生不妨換個角度想壹想,從八百年前看待今日,這個世道總歸是變好了壹些,對吧?”
  老人點點頭,“有些變好了,有些變壞了,大抵而言,確實還是當下好些。”
  隨後是兩兩無言。
  老人突然說道:“我大概是等不到鄧太阿回到武當山了,妳幫我捎句話給他,若只論劍術高低而不論劍道遠近,他是古往今來第壹人。”
  徐鳳年說道:“好的。”
  老人瞪大眼睛遠眺,身形縹緲不定,低聲感慨道:“那就讓我再看這人間最後壹眼。”
  徐鳳年小聲問道:“先生可有遺言?”
  老人思量片刻,“有!”
  徐鳳年沈聲道:“先生請講!”
  老人平靜道:“閉嘴!”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