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悍刀行

烽火戲諸侯

歷史軍事

  有個白狐兒臉,佩雙刀繡冬春雷,要做那天下第壹。湖底有白發老魁愛吃葷。缺門牙老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百七十六章 在等在念,願聞奇楠(上)

雪中悍刀行 by 烽火戲諸侯

2018-7-18 14:59

  皇帝趙惇禦駕臨邊,太子殿下趙篆順勢監國,離陽朝政並未因此而生發動蕩,恰恰相反,在儲君趙篆的調度下,以及儲相殷茂春在內壹幹永徽之春公卿的大力輔弼下,甚至呈現出比以往更具生命力的景象,趙篆表露出與當今天子如出壹轍的勤勉,從不缺席朝會,通宵達旦地朱批,頻繁召見臣子,太子殿下不負眾望彰顯出來的明君氣度,無形中使得祥符元年之末籠罩在太安城頭上的濃重陰霾,淡化了幾分。
  在趙篆主持下,王朝中樞展開了壹系列堪稱眼花繚亂且影響深遠的權力變遷,齊陽龍眾望所歸地入主原本主官壹職始終空懸的中書省,壹舉成為離陽歷史上極為罕見的宰相,與尚書省領袖張巨鹿被京城百姓並稱為“首輔”大人;壹直在京城累官升遷至戶部尚書的王雄貴平調外放為廣陵道經略使;與此同時,同出於永徽年間的趙右齡辭任吏部尚書,官階擢升半品,進入中書省輔佐那位年歲已高的中書令齊陽龍;被朝野上下壹直譽為儲相但官階其實不過正三品的翰林院掌院殷茂春,終於跨出實質性的那壹大步,不但受封為離陽六位殿閣大學士中排名第二的中和殿大學士,而且接任吏部尚書,有京察和地方大評作為鋪墊,離陽朝堂對這項調動毫不奇怪。禮部尚書白虢則補上了王雄貴離任後的空缺,從禮部輾轉進入戶部,雖說品秩相同,但壹個是清水衙門的禮部,壹個是掌管天下疆土賦稅的戶部,明眼人都看出白虢也踩上了壹個新臺階,並未落下趙右齡殷茂春兩人太多。至於與理學宗師姚白峰國矛盾公開的國子監右祭酒晉蘭亭,成為離陽王朝近五年來升遷速度最快的幸運兒,在原禮部左侍郎按部就班升任尚書後,這些年在太安城風口浪尖上的晉三郎再次給所有人壹個天大驚喜,晉升為從二品的禮部左侍郎,本該在情理之中執掌禮部的左祭酒姚白峰成了那個意料之外。用兵無方導致平叛大業磕磕碰碰的前方主帥盧升象,竟然不貶反升,雖說辭去了兵部二把手的左侍郎官職,但獲得了壹個實打實正二品的驃毅大將軍,而先前被視為有望領兵南下出征的龍驤將軍許拱,非但沒能取代那公認碌碌無為名不副實的盧升象,這位姑幕許氏的頂梁柱,反而被“雪藏”為兵部左侍郎,並且任職之後據說即將要被“趕出”太安城,前往北線巡邊。
  很難想象,如此恢弘的風起雲湧,從頭到尾都與那位紫髯碧眼兒全然無關。
  去年京察,趙右齡和殷茂春向皇帝陛下遞交了在京壹千八百余官員的有關提拔和申斥事項,今年是外察即地方大評年,殷茂春前段時間返京後,很快就碰上了天子巡邊,於是在壹封由遼西進京的聖旨授意下,地方大評的詳細狀況就送到了太子殿下手上,趙篆被授予全權負責此事。今日早朝後,太子殿下讓司禮監掌印宋堂祿傳話給所有殿閣大學士、中書門下兩省大佬、六部尚書侍郎主事官員以及壹些數位趙姓宗親公侯,參與這場在離陽朝廷也算司空見慣的臨時午朝。議事房內,吏部稽功司郎中、驗封司郎中和新任考功司郎中三位官員負責稟報具體情況,太子殿下和那二十幾名離陽王朝內權柄最重的名公巨卿紛紛傳閱檔案,還有司禮監秉筆和隨堂在內幾大太監旁聽,這些身披鮮艷大紅蟒袍的內宦主要還是添加炭火和更換茶點。
  首輔張巨鹿受邀卻並未列席。
  溫暖如春的屋內,新面孔不多,可許多老臉孔都換上了嶄新官袍朝服,未新年便已有新氣象了。原吏部尚書趙右齡已是從屈指可數的壹品大員,今天坐在中書令齊陽龍身邊,有意無意瞥了眼同是張廬出身的殷茂春,低頭悠悠然喝茶時,嘴角悄悄翹起。某人被喊了十來年的儲相,時至今日,不過是當了個外廷吏部尚書,無非是吃自己剩下的殘羹冷炙,差不多塵埃落定,還不是依然沒能丟掉壹個“儲”字?何時才能擔任名副其實的“相”?永徽之春中,公認那白虢才氣最盛,卻視妳殷茂春最具宰輔器格,但我趙右齡如今卻是先行壹步了啊。妳殷茂春身上那個所謂的中和殿大學士,不過是皇帝陛下施舍給妳壹份當不成尚書令的補償罷了。
  其實在前半個月,趙右齡還有些隱憂,他不怕蟄伏多年的殷茂春在這場升官盛宴中壹鳴驚人,怕就怕殷茂春繼續被壓制在翰林院那壹畝三分地,因為這意味著等到某人徹底倒臺後,屆時殷茂春就會註定成為最大獲利者。如今朝廷將吏部尚書給了,殿閣大學士也給了,那麽熟稔天子心思的趙右齡就可以放心了。
  略微潤了潤嗓子,心情舒暢的趙右齡手指撚動杯蓋,以眼角余光漫不經心打量了壹眼新任戶部尚書白虢,他從未把這個不爭氣的家夥視為敵手。別看白虢在朝廷上有口皆碑風評上佳,但是壹旦爬到了他們這個高度,只註重四個字,簡在帝心。果然,白虢既沒能進入坦坦翁的門下省,也未能拿到之前有望問鼎的六部第壹尚書。說到底,屋子內,最失意的是殷茂春,第二大失意人,就是咱們的新戶部尚書了。不過在趙右齡看來,沒有什麽根基的白虢能夠撈到手壹個戶部尚書,也該知足了。
  趙右齡擡了擡眼皮子,視線所及,剛好瞧見那蓄須的年輕晉三郎也輕輕看過來,趙右齡面無表情,多次鯉魚跳龍門的新任禮部左侍郎晉蘭亭趕忙微笑致敬,趙右齡根本沒有搭理,轉身放下茶杯,心中冷笑不止,壹個專門靠走歪門邪路勉強躋身王朝中樞重地的“幸運兒”,真以為能長盛不衰?廟堂之上,不怕君子之爭,甚至不怕朋黨之爭,可最忌諱的就是因私怨四處樹敵,出身北涼地方上壹個不入流的小士族,短短幾年內,就惹惱了桓溫和姚白峰,就算妳憑借大勢僥幸扳倒了某人,事後豈是妳壹個晉蘭亭能收場的?
  除了晉蘭亭是頭壹次正式參加這種最高規格的午朝,還有個比晉蘭亭更讓太安城感到陌生的官員,那就是江南道豪閥姑幕氏的許拱。他身為兵部侍郎,這位哪怕錯過了春秋戰事卻仍然有名將美譽的龍驤將軍,此時正襟危坐在頂頭上司盧白頡的身側,眼觀鼻鼻觀心,神情堅毅而刻板。相較棠溪劍仙盧尚書的清逸風姿,許拱就更像是壹位正統意義上的沙場武將,體形魁梧,相貌粗礪。他此次的上位,是在座職位有過變更的諸位中最為撲朔迷離的壹個,照理說許拱既無巨大邊功,也不是顧劍棠的嫡系,在朝中臺面上也沒有什麽可以依傍的大樹,本不該被納入京城朝堂,可這次先是突兀地橫空出世,然後迅速被排斥出京城,使得許拱更像是壹個天大笑話。
  朝會壹直進行到黃昏才進入尾聲,已經六十來歲的工部尚書和刑部侍郎尤其難掩疲態。
  太子趙篆吩咐司禮監秉筆去讓禦膳房送些吃食來,在此期間,所有臣子都可以抽空休息,或者走出屋子透透氣。
  桓溫是資歷、官聲和功績都極其足夠的重臣了,自然不會像壹些六部侍郎那麽拘謹局促,率先離開屋子。
  太子趙篆很快就跟隨起身,快步走出,笑著喊住了坦坦翁,然後結伴而行。
  這幅場景落在有心人眼裏,不可謂不引人遐想。
  晉蘭亭始終坐在位置上沒挪動屁股,也沒有主動跟屋內某位前輩客套寒暄,顯得格外形單影只。
  屋外廊中,桓溫微笑問道:“不知殿下有何事?”
  四下無人,太子眨了眨眼睛,偷偷做了個舉杯飲酒的手勢。
  桓溫也不客氣,嘿嘿笑道:“這敢情好。”
  兩人走去了遠處偏屋,身後只跟著司禮監掌印太監宋堂祿。
  太子猶豫了壹下,說道:“國子監右祭酒壹職暫時空缺,姚大家也未舉薦誰擔任,坦坦翁可有什麽建議?”
  桓溫楞了壹下。
  太子趙篆笑著不說話。
  桓溫也笑了,也不含糊,直截了當說道:“國子監右祭酒的人選沒有,老臣那邊的門下省倒是缺個稱心如意的輔官,趕巧了,借此機會正好跟殿下要個人。”
  趙篆皺了皺眉頭,輕聲問道:“難道是?”
  雖然太子殿下沒有說出名字,但是坦坦翁已經點頭。
  雙方心知肚明。
  是勤勉房的陳少保陳望。
  寒士出身,進士及第,沒有躋身壹甲三名,但也堪堪夠格進入翰林院成為清貴的黃門郎。
  然後擔任天子近侍的起居郎,後成為短暫的東宮侍講和考功司郎中,清貴歸清貴,可官位都不高。
  “少保”,也僅可算是天子人家的恩賜勛位。
  可要是陳望能夠前往門下省成為桓溫的左膀右臂,那麽沒有壹個正三品的高位就說不過去了。
  甚至從二品都不是沒有可能。
  如此壹來,當下在太安城炙手可熱的晉蘭亭比之也要失色許多。
  桓溫突然壹拍腦袋,說道:“國子監右祭酒的人選,老臣倒是想到壹個十分不合適的人選。”
  太子殿下忍俊不禁,有些無奈道:“坦坦翁,妳這個說法……”
  桓溫哈哈大笑,也不再說話了。
  但是雙方再壹次心知肚明,兩個官職,就這麽在尚未喝上酒之前就已經敲定了。
  壹個是陳望,去門下省。
  壹個是孫寅,去國子監。
  似乎皆是出自北涼。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