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梟雄

高月

歷史軍事

  這是壹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李世民、竇建德、王世充、李密、蕭銑、張須陀、李靖、蘇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卷二十 長風破浪會有時 第三十二章 狼水伏擊

天下梟雄 by 高月

2018-7-2 16:15

  在楊元慶手下所有的大將中,武力高低各有排列,在武力之外,論人緣榜,無疑是程咬金排第壹,盡管很多人討厭他的臭嘴,但同時又喜歡他的為人,都說和他在混在壹起很輕松。
  秦瓊的人緣值也很高,僅次於程咬金,他為人仗義,樂於助人,事母極孝,號稱似孟嘗、賽專諸。
  而大將王君廓的人緣卻不好,並不是因為他出身太行亂匪的緣故,像程咬金整天說自己出身瓦崗亂匪,卻沒人把它當回事。
  關鍵是王君廓為人比較陰險,城府較深,他極少和人交心,沒人知道他在想什麽?和他在壹起,他那種陰沈沈的目光總會讓人不寒而栗。
  另外他為人心狠手毒,功名利祿心極重,可以說他為了立功揚名而不擇手段,盡管大家承認他武藝高強,承認他有頭腦,但就是沒有人喜歡他,很多人都有意無意和他保持壹種距離。
  不過楊元慶對王君廓的人品高低、人緣好壞倒不是很在意,他高高在上,對所有人都壹視同仁,以軍功論成敗,賞罰分明,王君廓也屢屢立功,被封為右武侯衛大將軍、雍丘縣公。
  這也令王君廓對楊元慶感激涕零,忠心耿耿,他也把自己的前途命運皆押註在新隋王朝之上。
  這次楊元慶南征江南,只帶了謝映登和王君廓,也由此可見對王君廓的重視。
  王君廓率領壹萬騎兵,朝行暮宿,奔行數千裏,在昨天進入了夷陵郡,他的目標正是宜昌縣。
  王君廓也是知兵法、善謀略之人,他非常清楚奪取宜昌縣的重要性,關系到荊襄大戰對整個戰局的影響。
  扼斷夷陵道,也就扼斷了荊襄唐軍西退回巴蜀之路,同時也打開了巴蜀的東大門,為下壹步進軍巴蜀創造先機條件。
  此時,壹萬隋軍騎兵經過半個多月的行軍,克服了種種困難,離他們的終極目標——宜昌縣,已不足百裏。
  但隋軍士兵們也有些筋疲力盡了,此時天剛剛亮,晨曦破曉,濕潤的霧氣彌漫在山原和盆地之中,在壹處迎風幹燥的河邊,壹萬隋軍士兵依然在沈沈地睡著,他們身上裹著厚厚的軍毯,橫七豎八地躺在長達數裏的河岸邊。
  戰馬在河邊草地上慢慢地啃食著鮮嫩青草,馬料壹直是困擾這支騎兵的大問題,他們壹路上想過各種辦法來解決戰馬的食料,甚至包括搶掠村莊,奪取豆餅,盡管如此,還是有數百匹戰馬因為各種原因死在路上。
  不過只要他們奪取夷陵郡,很快就會有滿載糧草的船隊前來支援。
  在河邊壹塊平坦的大石上,王君廓正在坐在壹幅地圖前,思考著奪取宜昌縣的策略。
  從向導那裏他知道了宜昌縣是壹座險城,修建在長江南岸的黃牛山西麓,兩邊都是懸崖峭壁,北岸無路可走,只有南岸穿過黃牛山有壹條路可以繼續西行,宜昌縣便坐落在這條西行道路上。
  城池地形險要,可以說是壹夫當關,萬夫莫開,如果有駐軍的話,想奪取它,並不容易。
  盡管他對宜昌的駐軍情況還是壹無所知,但他知道,既然宜昌縣是唐軍的戰略要地,必然會有駐軍,只是駐軍多寡的問題。
  從地圖上看,他們距離宜昌縣還有百裏左右,他們現在在長江北岸,必須先從十裏外岐亭過長江,對岸是安蜀城,在兩座城之間有壹條過江索橋,是北周軍所修。
  過江後再向西走,走三十裏便到夷陵縣,再走六十裏左右便到宜昌縣,路途並不是壹帆風順,僅壹個渡江就要耗費他們壹天的時間。
  這個時候王君廓倒不著急趕路了,他在耐心地等待著斥候的回信,同時要給士兵們充足的休息。
  就在這時,壹陣馬蹄聲從遠處傳來,兩名騎兵疾奔而至,王君廓心中略略壹怔,這是去探查宜昌縣的斥候回來了,可是他們半夜才走,這麽快就回來了嗎?宜昌縣離這裏可是有近百裏啊!
  斥候隊正翻身下馬,上前單膝跪下道:“啟稟大將軍,我們在半路攔截了壹名送信的唐軍報信兵,得知壹個緊急情報,壹支約五千人的唐軍就在我們西北方向約五十裏外,正向長江方向進發,他們是從遠安縣方向過來。”
  這個消息令王君廓吃了壹驚,五千唐軍,隨即他又感到壹陣慶幸,這簡直就是上蒼對他們的恩寵,他們再晚來壹天,夷陵郡的形勢就會大變,他立刻回頭令道:“把向導找來!”
  片刻,壹名五十余歲的老者被帶到王君廓面前,老者姓劉,是壹名采藥人,常年奔波在夷陵縣和宜昌縣之間,對這壹帶的地形了如指掌,他上前行壹禮,用蹩腳的官話問道:“將軍是找我嗎?”
  “我來問妳,從遠安縣過來,到岐亭還有另外壹條路嗎?”
  老向導搖了搖頭,“我們這條路再往南走三裏,有壹處雙岔口,叫做狼首坡,從那裏可以看見壹條向北走的路,那裏便是去遠安縣,如果有軍隊從北方來,只能是走那條路,兩條路在狼首坡匯合,壹直向南再走七八裏,便是岐亭了,那邊有索橋可過江。”
  王君廓低頭陷入沈思之中,他心中湧起壹個大膽的念頭,這也是上蒼給他的機會,就看他能不能抓住。
  ……
  五千唐軍在休息了壹夜後,清晨又繼續南下,中午時分,他們離狼首坡只有十幾裏了,再走不到二十裏便到岐亭,從那裏可以渡過長江。
  五千唐軍以步兵為主,士兵都是南方人,主要來自巴蜀和荊襄,主將叫做王義,原本是梁朝壹名偏將,投降唐軍後被封為將軍,令他頗感榮耀。
  王義本身就是夷陵人,也正是這壹點,李孝恭命他率軍支援夷陵郡,並擔任夷陵將軍,王義現在最渴盼的壹件事,就是率軍進入夷陵縣,讓家鄉父老看看他怎麽榮耀而歸。
  他仿佛看見了自己跨馬遊街時的情形,他壹身盔甲騎在高頭駿馬之上,周圍的鄉親們對他指指點點,“這不是當年的王二麻子嗎?居然當上將軍了,風光啊!”
  嫁給張豆腐的娥娘也會暗暗懊悔吧!呵呵……王義越想越美,眼睛都笑瞇成了壹條縫。
  “將軍!將軍!”
  壹名偏將不知好歹地打斷了王義的白日春夢,他惡狠狠地回頭瞪了壹眼,“什麽事?”
  偏將嚇了壹跳,連忙躬身道:“已經到中午了,妳看要不要……”
  王義擡頭看了壹眼四周,兩邊山勢高峻、樹林茂密,地面崎嶇不平,他搖了搖頭,“這裏不是休息之地,前面不遠就是黑狼水,在河邊休息吧!”
  眾士兵聽說前面河邊可以休息,皆加快了步伐,向數裏外的河邊疾奔而去。
  壹刻鐘後,五千唐軍抵達了狼水,這裏地勢開闊,遠遠可以看見壹座十余丈高的土坡,那便是狼首坡,傳聞壹條白狼曾在坡上回首而得名,狼水繞而過,向東而去,那邊則是另壹條向東的道路,從狼首坡過河便可直接向南而去。
  唐軍走了壹個上午,已經疲憊不堪,他們終於看見了河流,皆歡呼壹聲,向河北奔去,河邊擠滿了喝水的士兵,就在這時,對面樹林中忽然傳來壹聲梆子響,密集的箭雨忽然從對岸樹林內射向唐軍。
  唐軍沒有壹絲防備,霎時間被射倒了大片,慘叫聲響成了壹片,王義大吃壹驚,他這才發現對面樹林裏出現了密密麻麻的士兵,手執弓箭,向這邊射擊。
  “是隋軍!”
  王義聲嘶力竭大喊壹聲,撥轉馬頭便逃,就在這時,從左邊的樹林內射出數百支箭,壹齊射向王義,王義措不及防,數百支箭將他和戰馬射成刺猬壹般,轟然摔倒。
  突來的襲擊使唐軍亂成壹團,誰也不知道隋軍在哪裏,似乎四面八方都有,混亂中,他們調頭向來路逃去,就在這時,從兩邊樹林裏各殺出壹支隋軍騎兵,戰馬奔騰,瞬間便沖進唐軍士兵群之中,截斷了他們北逃之路,無情地殺戮混亂中的唐軍士兵。
  而小河對面,三千弓弩兵依然不斷放箭,飛矢如雨,密集地射進敵群中,令唐軍士兵無處躲避,慘叫聲壹片片傳來。
  這時,在不遠處的狼首坡上,王君廓率領壹千騎兵出現了,他冷冷地註視著被屠殺的唐軍士兵,眼中沒有半點憐憫,這時,旁邊副將周文驄終於忍不住道:“將軍,有些降俘也不錯,我們也需要勞力。”
  王君廓這才緩緩點頭,“傳令下去,投降者可不殺,任何膽敢反抗者,給我格殺無論!”
  幾名隋軍騎兵飛奔上去大喊:“將軍有令,投降者可不殺,反抗者,格殺勿論!”
  死傷慘重且又走投無路的唐軍士兵終於得到大赦,無數人丟盔棄甲,跪地投降,數千唐軍士兵跪倒在地上,擠成壹團,這時壹萬隋軍騎兵從四面八方包圍而至,殺氣騰騰地包圍了這支被伏擊的唐軍。
  王君廓催馬上前,副將周文驄上前稟報道:“啟稟將軍,共俘獲了三千四百名唐軍士兵,殺死壹千余人,基本上沒有人逃脫。”
  王君廓點點頭又問道:“裏面有沒有父子兵?”
  很快,隋軍士兵從降卒中揪出了三對父子兵,王君廓見壹名四十余歲的老兵緊緊把十余歲的兒子抱在懷中,馬鞭壹指,“就是他,帶上來!”
  隋軍士兵將這對父子帶上,老兵跪倒在地,哀求道:“將軍,壹切由我來承擔,求求放過我兒子吧!”
  “很好!”
  王君廓冷笑壹聲,低頭對老兵道:“妳兒子的性命就掌握在妳的手中,替我去宜昌縣送封信,我饒妳們父子壹命,並賞銀壹百兩,妳若敢出賣我,我就用妳兒子的心肝下酒。”
  王君廓的手下都是北方人,口音不對,這個老兵的口音似乎就是當地人,由他來當信使,是最好不過。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