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倉庫到大明

迪巴拉爵士

歷史軍事

方醒很嗨皮,作為壹個打工仔,他居然抽獎抽到了美國五日遊。
“能兌換成錢嗎?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457章 山東,幹旱

帶著倉庫到大明 by 迪巴拉爵士

2019-1-11 19:54

  山東這地方有些邪性,這是解縉說的。
  他說山東這地方靠海,可旱災卻隔三岔五的出現,簡直就和陜西那邊差不多了。
  濟南今年的第壹場春雨姍姍來遲。
  布政使司衙門裏,常宇和錢暉站在堂前看著天色,面帶憂色。
  “這春雨來遲了!”
  常宇憂心忡忡的道:“再來壹場旱災,今年山東壹地的賦稅怕是沒法看了啊!”
  錢暉知道他的心結,是在擔心沒政績,到時候升官沒戲。
  可他也在等啊!
  若是常宇飛升去了京城,他有很大的把握能接過常宇的位置,成為山東文官之首。
  “大人,那家人最近很是低調,今年若是旱災的話,要當心土地兼並啊!”
  錢暉的聲音低沈,帶著些許勸誡。
  常宇負手轉身,嘆道:“金幼孜在這裏,閆大建也在這裏,那方醒也不知道何時回來,今年的山東怕是要不安生了,只希望……”
  他的嘴唇嚅動著,卻沒說出自己的希望。
  錢暉點頭道:“應當不會,那家人近幾年很低調,去年陛下還降旨誇贊。”
  常宇無奈的道:“陛下那是在安撫士紳,可士紳那麽多,哪裏壹壹能顧到,這不就拿了他家來當牌坊。”
  錢暉笑道:“牌坊也好,根深蒂固也罷,陛下應當不會輕易動他家。當然,若是他家不知趣,非得要摻和地方上的事務,吃相太難看……那陛下的性子可就說不準了。”
  常宇搖搖頭,失笑道:“本官擔心的卻是那方醒。想想那年……那圍墻轟然倒塌的事。”
  錢暉訝然,然後笑了起來。
  兩人都想到了那近乎於惡作劇的手法,事後那家人跺腳叫罵也無濟於事,朱棣那裏什麽反應都沒有。
  這就說明了皇家對那家人的態度,真的和牌坊差不多。
  牌坊要立起來,但是要警惕牌坊有野心。
  所以朱棣沒啥反應之後,那家人就非常警覺的開始蟄伏了。
  這是多年傳下來的東西,趨利避害最是管用,別人家都學不來。
  “大人,金大人他們回來了。”
  金幼孜戴著鬥笠進來了,見常宇和錢暉在堂前,就說道:“本官去下面看了看,今年弄不好有些幹旱,各地要註意了,溝渠要整理壹下,還有就是打井。”
  這有些喧賓奪主了,不過常宇二人並未介懷。
  “是有些幹旱的意思,本官昨日去鄉下找了老農詢問,說是有,但應當不厲害。”
  三人進了大堂裏坐下,隨後閆大建也來了。
  “情況不大好,百姓有些擔憂今年的收成,下官問過幾家糧店,他們也在觀望。”
  金幼孜冷冷的道:“觀望什麽?不說山東的糧倉,就京城周圍囤積的糧食,養山東壹地的百姓綽綽有余。不過……”
  金幼孜的眼中多了厲色,說道:“各地的糧倉該去查看壹番了吧。”
  常宇心中壹凜,說道:“本官這裏馬上安排。”
  ……
  青州府城,春雨漫漫。
  細雨落在田間,只是潤濕了薄薄的壹層,卻不足以保障耕種。
  田間站著不少農戶,有人挖開些泥土,失望的道:“不夠!”
  所有人都在望天,希望那春雨從絲絲縷縷變成傾盆大雨。
  “賊老天!就算是來個水災也好過旱災啊!”
  “算了,好歹也能耕種,都盯緊了。”
  有老漢在勸說著,“哪家的家中沒有存糧?都消停些,回頭官府肯定會來人查看。”
  “查看個屁!前幾日德州那邊旱了,壹千余人吃老本吃的心慌,也沒見官府有動靜,反而是士紳給了些糧食。”
  “嗯,這事我也知道,那些士紳以往修橋鋪路也不落人後,只是現在田地都被收回去了,他們的日子也不好過啊!”
  “可咱們的日子呢?”
  老漢聽到那些年輕人都對士紳的遭遇表示不滿,就罵道:“今年陛下還減免了壹成的糧稅,怎麽就不見妳們誇贊了?”
  那些年輕人聽了也覺得不好意思,有人說道:“可那是糧食多的吃不完了才免的糧稅。”
  這道理沒法說了,老漢把腳下的麻鞋弄下來,拎著就沖向了說話的那個年輕人。
  年輕人是他的晚輩,見他兇惡,轉身就跑。
  兩人壹個跑壹個追,邊上的人都在笑,直至壹群騎士緩緩而來。
  方醒看到了打鬧,他下馬走進田裏,伸手摸了摸泥土,起身說道:“今年的雨水偏少,青州府怎麽不出來組織百姓自救?”
  沒人回答這個問題,那些百姓見方醒壹行人在琢磨泥土,有人就低聲道:“會不會是陛下派人下來看了?”
  雖然他們對士紳表示了同情,可那是因為利益。
  而減掉了今年壹成糧稅的皇帝他們同樣也擁護。
  是的,就如同是信仰壹般,華夏的百姓總是很博愛。
  方醒拍拍手走過來,那些農戶馬上就開始聚攏。
  這是戒備。
  方醒笑瞇瞇地問道:“在下看這場春雨怕是夠不著田地解渴吧,大家都沒引水打井?”
  沒人和他說話,方醒也不尷尬,自言自語的道:“在下才從濟南那邊來,當地官府都在組織百姓修水渠,還出資出人幫百姓打井呢!”
  那個老漢終於忍不住問道:“敢問貴人,濟南那邊的官府真的管了?”
  方醒點頭道:“管了,還出錢出糧。”
  方醒不但心百姓鬧事,因為現在大多人家都有些余糧,遠遠沒到鬧饑荒的程度。
  他更想看看本地官府的表現。
  老漢壹聽就有些不滿意的道:“沒呢!本地的官府就派了幾個小吏下來看看,說是回頭想辦法,想到現在都沒人來。”
  方醒點點頭,然後走出了田地。
  “呸!這是來消遣爺爺們的吧!”
  壹個年輕人見方醒從容不迫,但看著就像是個普通的行商,就覺得剛才自己被他震住了有些不值。
  聲音不大,方醒沒聽到。
  他上馬後,回身看著這些農戶,說道:“不必擔心,但凡有官府的地方,今後就不會餓死人。”
  壹群農戶看著方醒等人遠去,有人就罵道:“裝什麽裝?什麽狗屁官府!哪次出了事能看到他們?”
  “狗東西!若非是在大道邊上,剛才咱們就能把他們弄死。”
  壹個個老實的農戶的眼中漸漸多了猙獰之色。
  世道壹亂,什麽狗屁的規矩,什麽狗屁的律法,弄死再說。
  壹路上方醒看到的都是淡淡的麻木。
  這次幹旱情況不算嚴重,加上糧價不算高,所以不必擔心餓死。
  可皇帝才將免除了今年壹年的糧稅,大家都在期待著好日子。
  旱災的出現,就像是潑在這個期待上的冷水。
  ……
  青州府裏有兩個大糧倉,上次大旱時檢查少了許多,然後人頭紛紛落地。
  那次之後,山東也算得上是老天賞臉,雖然時不時的有些小災小難,可糧食卻從未出現過缺口。
  所以白清很懶,太陽照在身上暖洋洋的,他就坐在門房裏打瞌睡。
  他隱隱約約的聽到了馬蹄聲,卻懶得睜開眼睛。
  大明現在不差糧食,倭寇也消聲滅跡了,彌勒教的教眾也因為能吃飽飯都回家了……
  所以守衛糧倉的軍士們都在營房裏偷懶。
  嘭!
  大門方向突然傳來了壹聲巨響,白清迷迷糊糊的擡起頭來,就見到大門已經飛了進來。
  壹隊騎兵沖了進來。
  “妳們……妳們是誰?”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