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千零四十四章 帝王之術
討逆(長安之上) by 迪巴拉爵士
2023-9-4 22:25
寧興的秋天,比之長安顯得更為蕭索壹些,也更為冷清壹些。
秋風起,徑直往人的脖頸中灌,不算太冷,但總是令人覺著不舒服。
“該發新衣裳了吧?”
寢宮外的內侍嘟囔著。
寢宮門外兩側排著十余內侍宮人,有人端著銅盆,有人拿著布巾。皇帝身邊的內侍頭領許復站在門外,微微欠身,仿佛皇帝就在眼前。
晨曦把瓦片照的微亮時,寢宮內傳來了皇帝的聲音,“來人!”
許復推開寢宮的門,側身,內侍宮人們魚貫而入。
皇帝靠坐著,看著有些疲憊。
皇後輕聲道:“最近也無事,要不就歇息幾日。”
皇帝臉頰兩側垂下的肉抖動了壹下,睜開眼睛,“林雅就等著朕歇息,做他的黃粱美夢!”
皇後嘆息,“何時這個逆賊死了,那就天下太平了。”
“死了壹個林雅,還會有別的人。帝王,唯有握緊權力,天下方能太平。”
兩個內侍攙扶著皇帝下床。
皇帝站好,兩個宮人為他更衣。
皇後站在他的身後,幫他解衣,“壹切還得看此次征伐吧!”
皇帝的動作僵硬了壹下,皇後笑道:“我也就是壹問。”
皇帝搖頭,“朕是在想,林雅悉心栽培那個侄兒,可最終卻竹籃打水壹場空。朕就壹個兒子,皇後……”
“陛下!”提及太子,皇後就打起了精神。
皇帝搖頭,“罷了,太子可起來了?”
許復說道:“先前說,殿下還在睡。”
“讓他起來。”皇帝淡淡的道:“從今日起,太子和朕作息相同。”
皇後壹怔,“大郎才七歲。”
“七歲時,朕就已經在宮中學會了如何生存,學會了看人眼色,學會了,如何躲避危險。”
皇帝穿好外袍,回身看她,“朕不知還能活多久……”
“陛下必然百歲……”皇後說道。
皇帝擺手打斷了她的話,“史書之上,妳見過哪個帝王能活到百歲的?朕會努力活,好歹,讓太子成人。不過在此之前,朕還得未雨綢繆。”
太子被叫來了,看著有些睡眼惺忪。
皇後幹咳壹聲,太子擡頭,皇後給他壹個打起精神的眼神。
“太子!”皇帝蹙眉看著太子,“壹國儲君,當知曉肩頭重任。”
“是!”太子行禮。
皇帝招手,許復叫人把早飯弄來。
壹家三口吃了早飯,借著喝茶的功夫,皇帝對太子說道:“最近先生教授了什麽?”
太子精神好了許多,點漆般的雙眸看著頗為清秀,“教了先賢之言,詩詞歌賦。”
皇帝微笑,“喜歡嗎?”
太子點頭,“喜歡!”
皇帝喝了壹口茶水,“從今日起,都停了。”
太子:“……”
皇帝伸手,兩個內侍過來扶起他。
皇帝走到太子身邊,伸出手去。
太子猶豫了壹下,把手遞給他,起身,跟隨著往外走。
“什麽先賢之言,什麽詩詞歌賦,於帝王而言只是消遣。從今日起,妳就跟著朕。”
皇後跟在後面,就見太子好奇看著皇帝,問道:“那我學什麽呀?”
皇帝笑道:“帝王之道!”
皇後止步於臺階上,看著他們父子二人緩緩而行,不禁熱淚盈眶。
“若壹直如此,該多好?”
今日的宮中有些亂。
誰也想不到皇帝竟會帶著七歲的太子來觀政,座次怎麽安排,這是個大問題。
皇帝進殿,見群臣有些無措,蹙眉道:“怎麽了?”
許復看了壹眼,輕聲道:“陛下,殿下的座次……”
按理太子觀政之前該有壹個儀式,儀式後會安排座次。
可皇帝來了個突然襲擊,這些內侍麻爪了。
皇帝淡淡的道:“跟著朕來。”
太子看著群臣,心中有些不安,猶豫了壹下。
皇帝回身,“太子!”
他伸出手,眼中都是鼓勵。
太子伸手……然後放下。
皇帝莞爾,“跟朕來。”
父子二人壹前壹後,從中間走到了最前方,皇帝坐下,指指自己右側下面壹些的地方,“太子此後坐這裏。”
這是距離禦座最近的地方。
太子坐下。
皇帝看著林雅,微笑道:“林卿覺著如何?”
林雅含笑,“太子龍章鳳姿,可見天佑大遼。”
這是太子第壹次認真的打量著林雅這個逆賊。
微瘦的臉白皙,雙手溫潤,但卻能看到冷意。拿著笏板的手修長穩定……
沒什麽特殊的地方。
隨即開始議事。
皇帝在聽著,偶爾打斷臣子的話,給出自己的意見。
隨後再度商議,直至形成決議。
議事結束,臣子們告退。
“很平常吧?”皇帝笑著問道。
太子點頭,“很無趣。”
皇帝呵呵壹笑,“若是帝王威嚴,大權在手,那麽今日就當獨斷專行。若是有權臣在側,或是臣子強勢,那麽帝王就不能隨意下決斷,否則被臣子反駁,威嚴盡失。”
太子聽的似懂非懂。
“就像是……沒人和妳搶奪美食,那麽妳如何享用都成。若是有人搶,妳就得揣度是否打得過此人。若是大打出手,美食是否會被毀掉……美食都沒了,妳還享用什麽呢?”
皇帝輕聲說著。
殿內很是安靜,許復站在那裏,手握拂塵,耳畔是皇帝輕柔的話,覺著這個瞬間凝固住了。
“陛下!”
殿外出現壹個內侍。
許復嘆息,走過去問道:“何事?”
他剛問話,就看到了去而復返的林雅等人。
大事件!
許復回身,“陛下……”
皇帝擡頭看了壹眼,對太子說道:“看,去而復返,多半是大事。能令他們失色的大事,多半與國祚有關。太子猜猜……”
太子搖頭,皇帝莞爾,“朕倒是忘記了,妳壓根就不知曉此等事。那麽朕來告訴妳,這多半是外敵為禍。當下能令林雅也變色的,唯有北疆。”
太子好奇問道:“父親,北疆的是誰呀?”
皇帝眸色溫潤,有回憶之色,“那個少年,叫做……楊玄!”
林雅等人進來。
“陛下,龍化州……丟了。”
皇帝神色平靜,“這麽說,大遼腹地就這麽袒露在了楊玄的橫刀之前?難怪,早上朕在宮中也感受到了寒意。”
報信的信使跪下,“龍化州刺史張翼投敵,並協助北疆軍勸降,以至於我大軍趕到時,龍化州全境淪陷。”
“太子。”皇帝指指信使,“仔細聽。”
太子點頭,信使繼續說道:“兩軍交戰,眼看我軍優勢,就在大將軍準備決戰時,林駿領軍趕到,攻擊我大軍側翼……以至於大軍飲恨後撤。”
“林駿?”皇帝看了林雅壹眼。
林雅心神壹震,但面色依舊平靜,“臣,沒這個侄兒。”
這是舍棄之意。
“林駿為何動手?”
“辰州刺史說是被錦衣衛刺殺,林駿率軍……入衛。”
皇帝的嘴角微微翹起,“錦衣衛這般能幹?羞煞了鷹衛。想來,楊玄會倍感歡喜。林卿,妳說可是?”
林雅深吸壹口氣,“必然是林逆所為。”
皇帝點頭,“楊玄的性子……”
他想到了當年的那個少年,面對自己時,手段百出,“長安稱呼楊玄為楊逆,欲處之而後快。在這等情況下,他不斷北進,為的是什麽?為自己正名?朕看不會。”
此事林雅難逃失察的責任,他看了皇帝壹眼,說道:“臣以為,李唐大義在手,楊玄不敢南顧,唯有北進,擴張勢力。”
“這是個法子!”皇帝看著林雅,“龍化州丟失,麻煩不小,朕以為,當奪回來。”
“是!”林雅今日示弱。
“林卿可為主將!”
借著林駿反叛導致大軍南征失敗的罪責,皇帝朝著林雅發動了進攻。
林雅出征,必然要帶著自己的嫡系人馬。
到了南方,林駿那裏是個難關,叔侄相殘,損耗的都是反賊的人馬。
接著攻伐龍化州,楊玄不是易於之輩,林雅要做個姿態給天下人看,故而必須傾力出擊……
這是借刀殺人之計!
三股勢力合流,但該出手時,沒有人會猶豫。
林雅面色微凝。
皇帝說道:“朕調派三萬大軍前往!”
作為皇帝,在消耗對手的同時,他必須要做出壹個姿態——面對共同的敵人,朕,不會惜力。
咱們壹起消耗。
但妳更多。
這是陽謀,林雅卻無法拒絕。
“臣,領命!”
“朕,在寧興等著林卿的捷報!”
皇帝笑吟吟的,隨手加封了林雅的兩個兒子爵位。
太子看的懵懵懂懂的。
隨即群臣告退。
“……碰到對手不要急,就如同壹只蟋蟀鉆進了妳喜歡的花瓶中,若妳急切而打破了花瓶,值當嗎?”
“不值當。”
“對呀!這就叫做,投鼠忌器。不過,妳可以把花瓶倒過來,讓蟋蟀掉出來……”
“父親,那花瓶……”
“那不是花瓶。”
“那是什麽?”
“是江山!”
許復聽的心中巨震。
把江山倒置,讓蟋蟀掉出來……
“朕就知曉龍化州保不住,鷹衛稟告,林駿在圖謀辰州,朕卻故作不知……”
皇帝坐在太子身前,輕聲說著自己的謀劃。
太子雙手托腮,仔細聽著。
“若是朕幹涉了,比如說滅掉林駿,則林雅那夥人內部依舊穩固。至於龍化州,保是保不住了,不如早些丟出去,換來大遼上下的危機感。太子,危機感何用?”
太子說道:“心慌。”
“對啊!”皇帝笑道:“如此,國中人人心慌意亂,在這等時候,朕秉承帝王威勢,以大局為名出手,林雅也得低頭。
趁此機會,朕還能整合朝中諸多勢力為己用……大勢,許多時候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妳自己去爭取而來。”
“哦!”太子點頭。
皇帝摸摸他的頭頂,“不懂沒關系,記牢了,在此後的歲月中,終歸會有領悟這些的時候。”
太子問道:“那不能殺林雅嗎?”
皇帝搖頭,“殺他,他的手下就會作亂。若是大遼邊上不是大唐,而是南周,那麽朕拼著國中板蕩數年,付出些代價,也要斬殺了他。可大唐在側……
當年先帝親征,便是想摧毀北疆,隨後,朕繼位,便能對林雅下手。此後數年,壹壹把那些叛亂平息了,如此,帝王大權在握,再度南窺大唐……”
這個大局他誰都沒說。
“可惜先帝功虧壹簣,不過沒關系,咱們父子慢慢來。”
皇帝微笑著,“太子可知曉帝王威嚴?”
太子搖頭。
皇帝說道:“帝王高居九重天,可定人生死。不過,不可濫用,否則背上昏君之名,遲早會被天下人厭棄。”
“是!”太子很乖巧。
皇帝欣慰的道:“朕,今日便讓妳看看何為帝王威嚴。”
太子嗯了壹聲,好奇的看著他皇帝。
皇帝沈聲道:“來人!”
許復上前,“陛下!”
“傳赫連紅!”
“傳,赫連紅!”
聲音接力般的傳到了外面。
壹陣陣回蕩。
太子歪著腦袋看著這壹切。
隨即,皇帝教導他壹些帝王之術。
當長發齊腰的赫連紅出現在殿內時,太子更為好奇了。
“見過陛下,見過……殿下!”
皇帝說道:“辰州刺史張翼投敵,罪不可赦,鷹衛尋機刺殺此人。”
“是!”
“張翼的家人都在寧興吧?”
“是!”
皇帝伸手,握住了太子的小手,淡淡道:
“族誅!”
……
張翼壹家子被鷹衛拿下的時候,北方來了信使。
“陛下,舍古人大舉出動了。”
皇帝蹙眉,“舍古人出動了?為何?”
“冬日前他們需要進補。”
林雅等人來了。
“舍古人幾乎是傾巢出動,當地駐軍全滅……”
皇帝面色微變,“孫海呢?”
林駿對舍古人三戰三捷後,就被弄去潭州養老,隨後接任的是大將孫海。
孫海領軍五萬,按照皇帝的交代盯著舍古人。
他們不動,妳別動!
皇帝把註意力放在了大唐北疆,故而舍古人這裏暫且以安撫為主。
使者去了舍古部,舍古人開口就要錢糧,數目巨大。
“舍古人說沒有錢糧,那便自取,於是出了山林劫掠。孫詳穩令小人來稟告,必將全力以赴。”
林雅說道:“林駿帶著那五萬大軍能三戰三捷,孫海乃是陛下看重的大將,想來,此戰不會差。”
皇帝瞇眼看著他,“林卿暫且留在寧興。”
林雅問道:“那南征……”
“擱置!”